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西安治理乱穿马路征到18个金点子 提供者获奖百元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0-02-23 06:54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18条好意见和建议

  1.秦东风13.张军2.郑培云14.柳仪红3.赵桂兰15.刘鹏4.张洪涛16.吴娟5.朱龙涛17.李养斌6.师幼民18.张秋实9.孟晓君21.戴美英8.汤晓武20.朱晓荣7.何小平19.曹燕10.李跃凯22.杨晓勇12.齐博闻11.张红卫23.杨子予

  1.在十字路口安装语音提示器,在红灯亮时提醒行人耐心等待,勿闯红灯。

  2.完善过街天桥及地下通道周边的隔离栏杆等交通设施,利用物理隔离措施,疏导人们走天桥和地下通道过马路。

  3.借鉴北京的做法,把马路中间的隔离栏加高到1.5米以上,让人不易跨越。对隔离栏杆进行革新设计,比如带毛刺等,从而杜绝或减少行人翻越栏杆。

  4.根据不同路段的人流量来设置过街天桥、地下通道或斑马线,不能是长长的一条街都完全封闭,既没有天桥和地下通道,也不留斑马线,“迫使”行人不得不翻越栏杆。

  5.红绿灯的设置要更多地考虑行人过马路的需要。从红绿灯的时长以及右转机动车的错时放行等方面,进行科学调配,以保证行人在遵守信号灯的情况下能安全顺畅地过马路。

  6.在临街医院门口等路段,可建设带有自动扶梯的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以方便老弱病残孕过马路。

  7.在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前,设置减速慢行提示信号灯,提示机动车礼让斑马线上的行人。

  8.学习借鉴新加坡以及外地城市严管重罚的做法,对乱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严厉处罚,罚到心疼,使其牢牢记住。

  9.对闯红灯、翻栏杆、乱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可采取由轻到重、分步处罚法。初犯,警告批评,记录在案;再犯,“体验式处罚”,即罚做义工协勤若干小时;第三次违法,处以最低100元的罚款,并将违法信息通报所在单位。

  10.设立交通安全意识培训学校,对那些不接受批评教育、屡闯红灯的交通违法者,可将其强制性送到“交通学校”接受培训。

  11.对进城农民工和外来游客在处罚上也应一视同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2.参照国外先进经验,将不遵守交通法规等违法信息纳入个人诚信档案,与个人信贷、就业、养老保险等有机结合,运用综合激励约束机制规范人们的交通行为。

  13.曝光、通报单位以及追究单位连带责任的处罚方法很好,虽说没有直接的法律依据,但却是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办法,应该大力支持。中国人“好面子”,让不文明的人“丢人”、“失面子”,才能起到治理效果。

  14.在一些大十字路口播放因乱穿马路、闯红灯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录像,用事实教育大家。

  15.在宣传教育方面,不能仅仅宣传闯红灯危险,更要突出宣传闯红灯、翻栏杆、乱穿马路是违法行为。

  16.加大城市文明管理力度,壮大志愿者、社工队伍,加大街头巡查力度,对乱穿马路、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及时予以劝导纠正。

  17.所有单位都应当把都市文明意识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就像抓安全教育、法制教育一样。大中小学校尤其要加强文明交通意识教育,将其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孩子从小养成文明、守法的习惯。不要等他们长大了、走上社会了,才来费神费力地矫正其不良行为习惯。

  18.集中治理行动很好,抓一下总比不抓好。民众的素质就是在一次一次的严管中缓慢提高的。希望能经常抓,坚持抓。

 
 编辑:朱羽喆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