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日上午10时许,焦急的杜小军得知孩子已回到老家 本报记者 王警 摄
刚上一年级孩子害怕 这可咋办呀?
头一天在学校大哭 第二天走到校门口害怕得肚子疼
在家长看来,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了是一件开心事儿,意味着新的生活开始了,可在孩子们的眼里却大不一样,这不,开学刚两天,一些家长就发现孩子总是处于害怕紧张的状态。
孩子晚上说梦话都和上学有关
“第一天上小学,儿子就在学校拼命地哭,今天虽然坚持去了,但还不知道咋样呢”,昨日上午11时,揪心的家长韩女士忍不住在电话里向记者说。
家住北门里的韩女士说,6岁的儿子上小学一年级了,9月1日第一天上学,本来是下午4时30分放学,由于报了托管班,在学校吃饭写作业,下午6点去接的时候,看见孩子在大哭,老师说他已经哭了很久了,哄都哄不住。“可能是看见有同学放学走了,爸爸妈妈没去接他心里难受”,韩女士如此猜测。
将孩子接回家后,好好安慰了一番,韩女士发现,孩子心情始终不大好,总是处于紧张、焦虑、害怕的状态,晚上睡觉翻来覆去,说的梦话都和上学有关。昨天早上去上学的时候,坐在车里儿子喊叫肚子疼,说自己害怕得很,后来虽然硬坚持着上学去了,也没有哭,但孩子可怜的小样儿让她非常难受。
想让老师鼓励孩子却不好意思
“这种情况以前没出现过,我鼓励他说男子汉不哭,表现好老师一定表扬,但是如果老师没有表扬他怎么办呢?”韩女士说,如果孩子一点小进步老师就注意到并给予鼓励,相信他以后上学的过程就会顺利一些,但一个班五六十个孩子,老师如果注意不到怎么办?昨日上午,心里忐忑不安的韩女士想给老师打个电话或者发个短信提醒一下,但又不好意思行动。
家住边家村的白先生这两天也很苦闷,5岁的女儿已经上幼儿园大班了,但对开学还是很紧张,这两天晚上睡觉很不安稳,也不像平常那么活泼可爱,昨天早上一睁眼就问“星期几了?”他赶紧安慰说还有两天就放假了。“幸亏这周只上3天学,要是整整上5天不知道怎么扛下去。”白先生说。
专家说孩子有些“入学恐惧症”
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副主任高雪婷介绍说,这类孩子有些“入学恐惧症”的迹象,到医院就诊的虽然不多,但如果情况持续时间长、身体疼痛严重的应该就医,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和治疗。
专家表示,如果孩子得了入学恐惧症,家长应该以朋友的姿态和孩子沟通,了解他们不愿去学校的真实心理,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其逐步克服恐惧心理。学校也应适当安排些孩子喜欢的集体活动,让他们尽快喜欢并适应新的环境。“如果开学第一周每天开设游戏课该多好!”作为家长,韩女士建议学校能多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通过课外活动尽快熟悉起来,相信对新生的适应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本报记者 李琳
上幼儿园第二天 娃还适应吗?
妈妈躲在围墙外偷偷观察幼儿园里的孩子
“四周满是蚊子的叮咬,脚下踩着的木板很薄”,即便这样,9月2日上午10时许,开学已是第二天了,西安市碑林区西铁第二幼儿园高高的围墙,也不能阻止这几位妈妈向墙内观望。
据她们讲,孩子都3岁大,是该园小班的入园学生,对陌生的环境有了情绪上的波动。因为园方规定上课期间孩子家长不得入内,所以才趁孩子外出到操场上活动的时间里,躲在墙外,偷偷地观察孩子的适应情况。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本报记者 宁峰 摄影报道
教科书凑不齐 作业怎么做呢?
王女士找了好多书店都买不到
王女士在西安打工多年,好不容易将孩子从户县老家转到未央区一所小学,但是由于学校已于上学期订好了书,教材需要自己重新买。她跑了西安好多书店,但还是没给孩子凑齐课本,实在是很着急。
昨日下午3时许,王女士急匆匆地赶到钟楼书店,满头大汗的她来不及歇息,赶紧对着书单寻找还没买到的书。她说,语文数学等课本比较好买,一些练习册就很难买。但是练习册是孩子的家庭作业,这两天孩子每天放学都没法做作业,只能从同学的练习册上抄下来再做。
在钟楼书店教材专卖区,记者看到,很多和王女士一样的家长都围在小学教材的书架旁仔细寻找,他们普遍反映书难买。
书店工作人员介绍,这几天已经卖掉了600套教材,并表示不会再进货,因为没有货了。记者随即采访了西安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教材一般都由学校提前征订,教育局并不干涉,转学的孩子只能在市场上购买,学生如果在新华书店买不到,可以去一些小书店找找。 实习记者 赵瑞利
本报记者 卿荣波 实习生 狄芳
几天没回家 到底去哪了?
暑假作业没做完怕被批评 孩子从西安跑回岐山
开学已经两天了,可该上小学六年级的小伟(化名)却还没有到校,自从8月29日下午返校后,相依为命的盲人伯父杜小军就再也没有见到他。
9月1日上午10时,在杜小军租住的西安南郊郝家村的小屋内,床单上,散乱地摆放着衣服、书和练习册。
41岁的杜小军说,12岁的侄子小伟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一直是自己管着,去年又专门托人把小伟转到西安上小学。他在附近一家按摩店里当按摩师,一个月1000多元工资,尽管生活艰苦,但该给孩子买的书、花的钱一分都不会省。
8月29日下午3时,小伟一个人返校,要把暑假作业交给老师。到下午5时,小伟没回来,老师说小伟报到后就和同学离开了学校。伯父在别人帮助下找遍了所有可能的地方也没见小伟的影子,当晚9时多,他报了警。“孩子突然不见了,我的心也像被偷走了,干啥都不安心”,几天来,杜小军无法正常上班,难过得吃不下饭。在杜小军眼里,小伟是个很乖的孩子,自己眼睛看不见,小伟就帮着干家务活,还会炒菜煮面。可能是家庭原因,小伟总是比较沉默,不爱说话,学习也有些差,老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小伟的班主任说,当天小伟返校来得比较晚,暑假作业也没有写完,只交了一部分,放学时自己将孩子们一起送出了校门。
9月1日中午,杜小军接到老家亲戚电话,得知小伟一个人跑回了岐山县外婆家。昨日上午11时,在亲戚的护送下,小伟回到了西安,他告诉伯父,因为暑假作业没写完,害怕伯父批评,也害怕学校让留级,加上想念老家,所以才出走了。出走5天后终于再见到孩子,杜小军非常高兴,他赶紧和学校联系,希望孩子能尽快步入课堂。
本报记者 李琳 实习生 梁琳
红灯怎能闯呢?
学生乱穿马路太危险
“红灯停,绿灯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遵守。昨日中午12时许,放学后的学生一拨拨通过北新街与后宰门十字,红绿灯对个别学生失去了作用。“红灯,咋了!反正也没车,难道我还在这里等啊!”一名中学生模样的男孩说。
即使快车道的红绿灯显示绿色,但机动车还是要小心避让放学后的孩子。
从今年1月起,西安市开展整治行人乱穿马路专项行动三个月来,共处罚违章者近11万人,然而,最基本的“红灯停,绿灯行”的规范,在个别学生那里逐渐被淡忘。
“每天放学都是这样,学生乱穿马路,我咋办!又不能罚孩子。说他们,他们还会觉得你多管闲事,我只能指挥一些车辆,要求司机慢行。”在此执勤近半年的交通协管员王师傅说:“遵守红绿灯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规范,关键还是要让孩子从小养成一种习惯。”本报记者 贾晨
保险费咋还收哩?
原来收的不是校方责任险
“报纸上不是说保险由学校买吗?而且才5块钱。为啥学校要向家长收45元呢?”开学这几天,本报接到很多家长咨询、投诉有关学校保险费的问题。
李先生说,自己的孩子在青门小区附近一幼儿园上学,8月31日报名缴费时,老师收了45元保险费。回到家看了报纸后,发现报纸上说,幼儿园保险费只收5元,而且应该是学校出。
家长王先生也有类似的疑问。他说,自己的孩子在南小巷某幼儿园上学,报名时,幼儿园通知家长每个孩子要缴20元保险费。
李先生和王先生其实是把两个保险概念搞混淆了。幼儿园向家长收取的保险费,是购买“学生、幼儿平安保险”(简称学平险)的费用。该保险的投保人是学生和家长,提供的保障主要有:意外伤害保障、疾病身故保障、意外伤害医疗保障以及住院医疗保障。对于处于好动年龄、容易发生磕碰意外的幼儿和在校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有用的险种。
需要强调的是,教育部门规定,学平险的购买是自愿的,学校不得强制购买。如果学校强制购买,学生和家长可向当地教育局投诉。
李先生和王先生所说的由学校购买的保险,其实是校方责任险,在幼儿园被称为“园方责任险”。该保险由学校投保,主要是为了化解办学风险。
其保费标准为每生每年5元,由学校按学生人数出资购买,不向家长收取。保险范围包括因校方责任导致学生的人身伤害,依法应由校方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
既然有了校方责任险,是不是就没有必要再买学平险了?中国人保财险陕西分公司责任信用险部总经理汪强说,两种保险是互相补充的作用。只有当学校对事故负有经济赔偿责任时,学生才可获得校方责任险的赔付,而学平险不论事故起因,凡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学生均可获得赔付。本报记者 卢红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