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争取
一些家长手中现在还留着8月初从盐中北校区领回来的“股东入学名额报名表”,这是他们最大的证据。
“既然政府取消了股东入学的资格,为什么不早点通知我们?”受访的一名家长说,他是在8月9号去盐中领回了装在信封里的报名表,本来他的孩子有去盐城一中上学的机会。
“8 月12号,盐城一中的老师给我打电话,我就和老师说了我们已领了盐中的报名表,一中的老师就明确地说,这是我们自动放弃了一中的入学资格。”他说,之所以回绝一中,是因为盐中的老师笃定地确认:作为股东单位的子弟,他的孩子可以免试,也可以免摇号进入盐城初级中学上学。
记者了解到,盐城初级中学今年录取初一新生有三种渠道:一是划在学区范围内的学生,可以直接入学;二是仍有入学资格的股东入学名额;三是在8月下旬面向全市小学毕业生的考试和摇号入学。
第三种方式还给了两次机会:学生一次报名,即可先参加考试,盐城初级中学北、中、南三个校区取其中的前127名,电子摇号则从落选的学生中再抽出347名学生入学。
“如果早点告诉我们,我们还可以参加考试和摇号,至少我们的孩子还有一些希望,但就是因为盐中老师和领导一再和我们说,不需要参加,参加了反而是占了别的孩子的机会,因此我们才没有参加后面的报名。”家长说。
8月18日,是盐城初级中学张榜公布入学新生名单的日子,有股东名额的家长也跑去找自己孩子的名字,但他们失望地发现,自己孩子的名字并不在其中。
“我们跑去找他们学校的一个副校长,这个副校长告诉我们说,不用担心,股东名额的学生不在张榜公布之列,让我们放心,”家长再次相信了学校。
8月22日是面向非学区内学生考试的日子,24日是电子摇号,25日是发录取通知书的日子,“股东生”的家长们心急如焚,一次次地去和学校交涉,“但得到的答复一直都是再等等。”
8月28日盐城初级中学面向所有新生摸底考试,成绩将决定学生们的分班,但在前一天“股东生”家长们仍没有接到通知,也没有得到任何回复。家长们焦虑并愤怒了,他们慢慢知道,自己孩子的“盐中之门”已被堵上了大半。
8月27日晚上,几十名家长在盐城初级中学的北校区找到了分管的领导,追问说法,他们得到的答复是:“如果不能录取,你们的孩子要回学区上学。”
“孩子也大了,那天晚上还在问我,自己到底能不能上盐中,我只能不停地安慰他。”面对无辜的孩子,家长们将愤怒转移到了学校身上。
8月28日,几十名家长再次来到了北校区,他们上楼时遭到了阻止。最终上楼后,之前与他们接触的学校领导都没有露面,一些家长就待在了会议室里彻夜不走,一直到第二天早上都未得到明确答复。
8月29日中午,家长们拦住了进校门的学校负责人,在追问下,该负责人只能写下了含糊的一句话并加盖了公章,算作是给家长们一个交代:“初级中学集体股份入学名额如何解决,急需上级指示。”
这个给家长们的答复似乎更像是给上级的汇报,家长们揣摩不出来其中的含义,但想到将来可能孩子还要在此上学,没有人为难该负责人。
当天家长们在校门外拉出横幅:“盐中停止欺诈,兑现诺言”。无果,家长们进而转去向政府部门投诉,到信访局反映情况后,依旧没有得到明确答复。
眼看着开学时间越来越近,家长们只能将希望寄于市政府,但接下来的几天,他们的奔波毫无作用。而据家长们了解,在29日之前,共有约80名孩子涉及其中,但一夜之间减少了40个,“政府说非国有的企业可以再享受政策一年,这40个孩子来自于这些企业。”
而剩余40个孩子的家长也开始动摇,一些家长趁着还没有开学,有的回到了学区学校,有的则转而择其他较好的学校。
到了9月1日开学那天,只剩下了12个孩子,他们在家长的带领下来到了市政府门前露天开学。
而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也在密切关注着这些孩子,积极想着应对之策。盐城初级中学今年初一招生达48个班之巨,总招生人数超过两千人。有家长想,这12个孩子对学校而言,总数并不大,坚持下去的结果或许就是胜利。
但事实证明,他们误判了形势,因为他们碰巧在今年遇到了一个在教育问题上强硬无比的盐城市政府。
强势的政府
“今年我们的口子一个也没开,”盐城市教育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教育局今年没有开出一张条子出去。
他举例说,一位副市长的孙子今年就在一所非名校的普通小学里就读。而省里面也有一些厅局的领导打招呼希望能走后门,将自己的亲戚送进名校,也通通被挡在了外面。
记者采访中,他多次接电话回复:“不行,还有几十个孩子都和你一样的情况,这口子不能开,开了一个下面就全开了。”他解释说,除了进名校,还有一些家长希望能将年龄未达入学标准的孩子送进小学,但他只能劝对方将孩子送进幼儿园再复读一年,等明年再来。
教育的公平,是民生问题,盐城将此事提升到政府的重要议程,是因为盐城往年的教育“不公平”泛滥。
记者两个月前在盐城采访时,曾有家长这样描述:“在盐城,所有的家长都没有学区的概念,所有的家长到了小孩上学的时候,就是在活动,要么花钱买名额,要么就是找关系比后台。哪个能上,就是靠钱或权,上了就很高兴,不上的也不会觉得政府有什么错,只能怪自己倒霉、没本事。”
因此,在今年中考后盐城教育局突然宣布学区重新划分,将所有的名校、非名校的学区重新洗牌,能上什么学校,基本上完全取决于孩子住哪儿。
此事在当时也是引起了轩然大波,被发配至一些不好学校的家长在网上发帖,也有人去市政府门前聚集。但对于大多数家长而言,他们是凭空捡了一个“西瓜”。
学区重新调整之后,这个学期是第一个新学期。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的“股东入学名额”的事情,虽然涉及孩子的量很小,却也是对政府能否兑现公平承诺的一个关键事件。
因此,政府的态度是不妥协。
“还是一样的道理,口子不能开,开了一个就没有办法对其他学生交代。”这位负责人说,虽然如此,教育局还是每天派干部到现场和家长沟通,希望他们能听得进去,同时也和这些家长所在的单位沟通,希望单位能出面做他们的工作。
工作还是有成效的,一所高校的家长们在第一天政府门外上课结束后,就选择了离开。据了解,这是因为该高校和另一所中学有合作,这些孩子将转入其中。
而一直僵持到第三天的,就只剩下了四个孩子,两人来自新洋农场,另外两人则是来自自来水公司。因为两个孩子只有一个名额,他们的家长不甘放弃,又无法去抢夺这个宝贵资源,只能联手上访。
一直到昨天下午,经教育主管部门和两家单位的协调,此事才算圆满解决。记者了解到,自来水公司的一个孩子进入了盐城初级中学,另一个孩子经协调后进入了另一所学校,而来自新洋农场的两个孩子也已经被安排进一所普通中学入学。
因为取消了择校而起风波,盐城教育主管部门早有准备,但此事的出现却多少有点意外,盐城教育局负责人表示,将总结并反思一些人为因素,比如为何政府早已制定了政策,这些家长却反映没有及时接到通知。
而对所选择的教改之路,盐城教育局则表示将坚定推行下去,对名校的依赖不会在短期内消失,但他们希望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能改变校际之间过大的差距。
“无论是在硬件,还是在师资上,我们争取在未来能将学校之间的差距缩短,到那时,相信家长们再回过头来看今年发生的这些事情时,会觉得自己是个受益者。”
盐城是在全省启动教改较早,力度较大的一个地级市,今年以来发生在盐城围绕着教改的一系列风波,值得关注。而其收效如何,时间将是最好的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