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图 陈峰

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正在对刚从直升机上送至医院的被困伤者进行救治。通讯员 阙兴刚 许华洋 摄
亚心网讯 (记者 钱毓 陈俊儒)在新疆方面及时有效的救援下,前往昆仑山考察的3名遇险队员9月5日上午被直升机救出,抵达和田。经当地医院救治,目前已无生命危险。鉴于当前昆仑山区气候、道路恶劣状况和队员的身体状况,此次考察活动暂时中止,全部人员撤离山区。
8月27日,由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和新疆地震局共同组成的30人科考队赴昆仑山开展“新疆于田7·3级地震与阿什库勒火山综合科学考察活动”。9月3日晚,考察队进入昆仑山区,因给养车辆出现故障无法前行,加上暴雪天气,考察队被困在海拔4829米的昆仑山上。同时,3名队员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其中1名随行记者出现昏迷和口吐白沫症状,病情危急,另外两名队员的高原反应也渐趋严重。
9月5日,据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新疆应急救援总队副总队长依利·司马义介绍,9月4日20时许,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在接到和田地区行署和自治区地震局报告后,立即要求相关部门尽最大努力营救危重人员,确保科考队员的生命安全,并协商新疆军区出动直升机实施救援工作。
“直到5日凌晨4时许,除了展开地面搜救工作外,包括协调直升机搜救的所有营救方案被确定下来。”依利·司马义说。
此次救援中,和田当地出动搜救车辆40余辆,搜救人员330余人,其中包括公安干警、医护人员等专业搜救人员。此外,和田地区消防支队出动了两辆越野车、10名搜救人员于4日凌晨3时许赶到民丰县准备参与搜救。
记者从和田地区人民医院了解到,被救的3名队员已无生命危险,但需要进行高压氧仓治疗。3名出现高原反应的队员分别是:34岁的李海鸥和30岁的赵勇伟,均来自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另一名队员叫康旭东,今年32岁,系新疆电视台记者。
9月5日上午,自治区地震局有关人员飞赴和田,协助处理此事。目前,暂无从其他撤离人员的消息。
救治
三人身体恢复得挺快
据参与此次救援工作的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杨护士长介绍,9月5日9时许,她与医院的一位医生在和田地委秘书长任晓南的带领下,登上了飞往海拔5000多米的昆仑山的直升飞机。
“当天我们从凌晨7时许已经开始展开准备工作了。为了确保被困人员能及时得到救治,我们将可能需要的医疗物品全部带上。”杨护士长说,加上参与营救的4位机组人员,他们一行7人飞行了1个多小时后抵达受困人员地点。
“还好,当时的天气虽然有些冷,但适合飞机降落,而且着陆点也比较平坦。”杨护士长说,3名患者除了康旭东情况比较危急外,其他两名科考队员的意识还比较清楚。
“我们赶到时,康旭东躺在担架上,意识有些恍惚,因为缺氧出现脑水肿症状。由于血管已经出现收缩,他的四肢冰冷,脉搏十分细弱。”杨护士长说。
随后,空中营救人员将3名队员一起送上飞机。在飞机上,医护人员给3人输氧,同时为康旭东做了护理工作。
“飞行了1个多小时后,我们将伤者安全送往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杨护士长说,两位科考队员吸氧后状态有所好转。
“由于他们3人的身体状况还在恢复中,所以院方特意为他们准备了清淡的汤饭。通过他们的胃口可以看出,他们的身体恢复得挺快。”杨护士长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