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原创
西安酒店月饼暴利依旧 消费者何时能吃到省心月饼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综合  2010-09-15 13:53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月饼 (配图)

  新闻评论:莫让月饼文化渐行渐远

  年年岁岁有中秋,岁岁年年吃月饼。中秋未到,月饼先行,一块月饼圆圆满满,寄托着中国人的无限亲情乡情。想想看,秋高气爽之夜晚,备几块香甜的月饼、两三盘熟透了的瓜果,外加一壶佳酿,一家老少遥望当空皓月,拜月完毕后围坐在一起,品味丰收的甘甜,感谢大自然的恩赐,畅想未来生活的美景,该是何等的诗情画意。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吃汤圆、春节吃饺子一样,都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承载着团圆、亲情的民族情结,有着浓郁的文化背景和深厚文化根源,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因子。古往今来,人们都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中秋节而又叫“团圆节”。

  遗憾的是,如今的中秋节,月饼的商业外延被无限放大,拜月赏月、吟诗作赋等文化活动却渐行渐远,节日难免显得单调。

  又到一年中秋节,月饼又成了最流行的文化符号,也成了众多商家追逐的商机。关于月饼文化与“月饼经济”的争议也愈演愈烈。小小的月饼便成了经济利益的大蛋糕,为了从中抢得利润,各商家和企业可谓变着戏法玩月饼,想着法子搞促销。月饼从馅料到图案、从名称到包装,无一不成商家和企业的利益追逐点,其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月饼越来越豪华,月饼越来越“难”吃,月饼的礼品化功能越来越突出。随着月饼经济的发展,月饼文化被表面的华丽视觉所掩盖,使得月饼文化出现尴尬局面。

  一直以来,中秋节就有亲友馈赠月饼的习俗,以表达“饼之圆兆人之团圆”的祝福。然而,如今的月饼馈赠却有些变味,从注重情感“异化”为注重形式,礼品功能被不断放大,甚至成为送礼的“道具”。结果,中秋节成了送月饼的时间符号,月饼的流通量远大于人们实际需要量,大量的包装盒和吃不完的月饼被扔掉,在浪费的同时,折射出中秋节作为传统节日的尴尬。

  每一个节日,都是民族文化长期沉淀的结果,支撑节日传承的是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惟有这种文化内涵才能唤起民族自豪感,凝聚起全民族的精神力量。中秋节的月饼,能不能吃出一点文化味,是对商家智慧的考验。毕竟,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心愿。(嘉兴日报-桐乡版 孙怡)

编辑:朱羽喆
转发至微博: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42公斤"云南第一大"月饼亮相昆明 标价4680元   10-09-15 09:47
·西安街头手工现做月饼受宠 市民称其物美价廉   10-09-15 08:24
·眉县人民医院发月饼是三无产品 13日发产期是14日   10-09-15 06:06
·西安酒店月饼“身价”之谜 进价3元包装后涨2-7倍   10-09-15 04:34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