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地,还是税?
尽管走出了“高层路线”,但富士康落户郑州进程的加速还是在深圳连续发生员工跳楼事件以后。而富士康决定北迁的原因,需要去翻翻富士康最近的“账本”。
富士康作为台资企业,在深圳一直享有税收上的优惠。一般而言,税收大概要占到毛利润的15%-20%。
但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通知》,2008年1月1日起,原享受低税率优惠政策的企业,在新税法施行后5年内逐步过渡到法定税率。时至今日,富士康也没有从深圳市官方获得有关是否继续维持其低税率的明确表态。
相比之下,在河南的招商政策当中,税收的优惠则是写得清清楚楚。
以富士康工厂目前所在的郑州出口加工区为例,政府对出口企业按出口收汇核销额,每美元分别给予0.01元、0.02元和0.04元人民币的奖励。出口加工区内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除享受此优惠政策外,还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政策优惠。
然而,诸多地方政府都提出了在税收上的优惠政策。最终为何是郑州胜出?这里或许最能显出诚意的是土地。
富士康郑州勘察项目部在7月23日公布一则简讯称,富士康整个项目规划占地10平方公里。此时距离8月2日河南省正式对外公布富士康落户郑州还有十多天。而在二十多天之前,新华社就已经披露了富士康在郑州建设工厂的第一期占地有2000亩。
富士康所在的郑州新区,是河南省确定的一个核心经济增长极。郑州新区办公室一位人士对记者说:“归纳起来整个郑州新区享有的一个优惠政策,就是在工业建设用地指标上的优惠。”
郑州当地一位官员告诉记者,郑州市在7月份的时候专门指派市发改委一位副主任去负责富士康的厂房建设。“市里边领导要求,无论怎样,一定要保证工厂8月份能开工。”这位官员说。
在部分企业享受优惠政策时,另外一部分企业很可能就要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事实上,在早先的东部和中西部之间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后凯曾经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企业的税收负担做过研究。他发现,中部地区企业的平均税负要比沿海地区重,主要原因就是,集中于东部的外资企业享受了很多优惠。
现在,这样区域间差距正在演化为区域内差距。对这些原住民企业而言,可能就像当年中西部对东部的感受一样,对富士康充满了羡慕和嫉妒。
6.河南富士康:既建厂,也建城
在地方政府的千呼万唤中,富士康终于来了,带着一连串光鲜的数字。
然而,虽已时隔数月,但连续出现员工跳楼的阴影仍在人们心里不时泛起。来到了郑州的富士康,能否让悲剧不再重演呢?
使富士康获得成功和陷入麻烦的,都是近乎严苛的管理方式。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罗家德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将富士康的企业文化称为“军队文化”。
罗家德指出,富士康员工当中80、90后已经占到了85%。这种军队文化可能还适合工厂管理,但已不适合80、90后了。
不过,在火爆的招聘现场,很多人却并不在意过去的跳楼事件,在他们看来,这种事情更多的还是与个人因素有关。“如果以后不喜欢富士康,那我完全可以辞职不做了,干嘛要去跳楼。”朱勇说。
“富士康迁入河南,本已有很大比例的河南籍员工数量还会继续增加。而这种同乡之间感情上的紧密联系,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强度工作下的压力。”河南财经学院院长李小建认为,这也许会改变富士康的文化。
地方政府也在努力塑造一个全新概念的富士康厂区。富士康在郑州正式开工投产以后,河南媒体不约而同地表达着一个憧憬:新城。
富士康落户的地方,将继续布置高新产业、物流产业等,政府也将在这里兴建学校、医院和公交系统等基础设施。这里将成为一座人口规模达50万的“新城”。
按照设想,富士康的员工将不仅仅是工作在一家工厂的车间,而是工作在一个配套设施齐全的城市。通过工厂、工人与整个城市的融合,来化解因富士康的严格管理而造成的压力。
新近,富士康所在郑州新区提出来的理念是,建设“复合型新区”,未来5-10年的发展目标之一是环境优美宜居。
据记者了解,郑州新区围绕“复合型新区”理念制定的总体规划已经优化完善,上报省政府审批。郑州新区将建成什么样子,不久以后就将揭晓。
落户郑州的富士康,是否也会因为郑州新区的建设新理念而变得可爱?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