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曹操墓发掘方回应造假说 否认闫沛东暗访可能性
http://news.hsw.cn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2010-09-21 07:00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中国经济周刊》报道(记者王勇李姗姗) “我敢站在太阳底下说,我没有造假!”9月7日,因“曹操墓”真伪之争频频“曝光”的徐焕朝如此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阴雨中,这位年愈六旬的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委主任满脸疲惫。

  此前,河北籍学者闫沛东称“曹操墓”系安阳地方官员联手考古人士“造假”,并称已掌握了18件“铁证”——一石激起千层浪。

  除了徐焕朝,安丰乡党委书记贾振林、“曹操高陵”墓葬考古队领队潘伟斌,也是闫沛东“造假”说中的关键人物。

  “我敢站在太阳底下说,我没有造假!”

  细雨迷离中的西高穴村已经少了往昔的喧嚣。不过,这里的一切并不平静。

  “现在这里的老百姓都不敢乱说话,生怕哪句话被谁放大,当上‘名人’。”采访中,前往“曹操高陵”“看稀罕”的安阳当地人士老汤如是解读“村民大多不愿意回答记者的问题”。

  几经周折,记者在西高穴村村委会找到了徐焕朝。“曹操墓的认定是专家说了算的,我说了不算的,再说了我一个小村委会主任,哪有那么大能耐去欺骗那么多专家。”徐焕朝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敢站在太阳底下说,我没有造假!”

  对于闫沛东称曾“暗访西高穴村并进入墓室调查”一事,徐焕朝说,“这是造谣的,在墓区工作管得很严,不是谁都能进去的。”

  据媒体报道,闫沛东出具的“铁证”之一为西高穴村徐姓村民出具的,参与造假并将63块假造文物“埋进大墓”的“书面证明”。

  徐焕朝告诉记者,从发掘“曹操高陵”开始,一共有约60个村民参与,其中,徐姓的村民共有16个,大部分参与发掘的村民并不能接触到出土的文物。

  采访中,《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找到了在墓区工作时间最长、负责开三轮车运土的徐奉华,徐为参与“曹操高陵”发掘工作的16个徐姓村民之一。对于外界质疑曹操墓出土文物造假的说法,徐奉华称“这不大可能,光清理墓室下面的淤泥都费了好几个月,咋埋下去呢。”

  “除了考古队的人员外,考古队所用的工人全部是西高穴村的,都由干部推荐,考古队也复印了他们的身份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曹操高陵”墓葬考古队领队潘伟斌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在墓区的工作人员都发有工作证,工作证分两种,一种是可以进入墓室,另一种是不能进入墓室的。”提及闫沛东的“暗访说”,潘伟斌表示,这不可能。

  至于闫沛东所称,该村徐姓村民出具的参与造假的“书面证明”,徐焕朝给予否认,“这肯定不是我们村人写的,‘洋’字都写错了(证明中,渔洋村误写为‘渔阳村’),渔洋村离我们村就一公里,以前我们村没小学,都是在渔洋村上学的,咋可能写错?”

  闫沛东通过媒体出具的“证据”称,潘伟斌和安阳县安丰乡党委书记贾振林,通过渔阳村民龙××,在河南省南阳市张衡东路一个假文物窝点订制了63块“文物”。《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多方探访发现,此处多为汽车商铺,文物造假窝点一说尚无法证实。

  “事实胜于雄辩,真的假不了。”对于制假窝点定制“文物”一说,安丰乡党委书记贾振林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别说南阳张衡东路没发现造假窝点,即使有,也不能证明曹操墓出土的文物就是假的。有造假窝点也好,有造假的模具也好,这有必然关系吗?就像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一样,殷墟门口卖仿制甲骨文的很多,你能说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都是假的吗?”

  针对闫沛东出示“证据”认定“曹操高陵”的“出笼”系潘、贾二人一手“导演”,甚至“盗墓”亦是其“幕后”安排一说,贾振林则是感觉又好气又好笑,“这回我还成了贾导演了”。

  就上述回应,《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亦欲听取闫沛东的意见,但多次拨打闫的电话均无法接通。所发短信,闫亦未回应。

  “关键时刻,权威不应缺席”

  鹿死谁手,尚存悬念。不过,闫沛东已经成了“名人”。

  闫沛东,媒体冠以“河北籍学者”,身兼“联合国世界新经济(中国)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文化发展内参》执行总编”、“中国三国文化研究中心顾问”、“北京龙腾盛世旅游文化信息咨询中心主任”等职。

  9月5日,闫沛东剑指“曹操高陵”造假,且称已掌握18项“铁证”,包括订制的造假石牌,35万重金买的造假模具……详情若公之于公,安阳市某领导亦将落马等等。潘伟斌、贾振林则称闫捏造事实,欲诉闫“诬陷”。闫则“欢迎起诉”。双方虽措辞激烈,但截至本刊发稿时,尚无实质行动。

  近日,《郑州晚报》报道称,闫沛东公开的四个身份皆为造假,系靠质疑曹操墓蹿红网络,但查无此人。

  事实上,从河南安阳宣布在西高穴村发现“曹操高陵”之初,争议就没有停歇。不过,愈演愈烈是在8月21日,23名学者在苏州召开的“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上共同认定:安阳“曹操高陵”在发现、发掘过程中存在“人为策划、故意造假”。

  《中国经济周刊》在采访中发现,不少人士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就此组织调查或由司法机关介入,以辨真伪。但有关部门至今并无回应。

  “这桩闹剧难以撇清利益争斗的嫌疑。”北京一位长期研究文化产业的资深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坦言,“苏州会议的主办单位分别是河北邯郸古邺城文化研究会、安徽亳州三曹文化研究中心,这两家都和曹操资源的开发有着直接的利益关系。”

  上述人士坦言,考古与商业之间原本不应该有太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是近年来,由于各地政府急于挖掘本地的文化商业资源,推动旅游发展,考古也从冷门学科变成了经济推手。这一点,从名人故里的争夺,到历史传说人物出生地和埋葬地的求证,以及对名人墓地的发掘认证等现象中可见一斑。

  “由行政意志开发出来的文化旅游资源往往会引起公众的质疑,这也是公众受现实的考古与商业之间关系影响而作出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利益关联者的推波助澜更无助于真相的还原。”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杨郑生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关键时刻,权威不应缺席”。

  不过,“真相”如何,并没有影响到安阳市与此相关的商业运作。

  9月9日,中共安阳市委、安阳市政府在郑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称即将开幕的“殷商文化旅游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将在新发掘出的“曹操高陵”举办“庚寅年曹操诞辰1855周年纪念大典”。此间,亦有策划公司坦陈将对此进行“市场化运作”,并称已得安阳官方支持。

  此后,安阳官方称“接上级要求”,取消曹操诞辰大典。

  《中国经济周刊》现场发现,“曹操高陵”展厅已初具规模,300米长的观光环廊亦在建设。墓穴旁边虽然还是郁郁葱葱的玉米,但已有商家竖起醒目的广告牌……

  “这事就像电视剧一样,高潮之后,自然会终结。但它严重透支了学术的公信力——当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炒作,公众的信任依凭将会是什么?”采访中,一位业内人士坦言。

编辑:朱羽喆
转发至微博: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百余专家考察安阳称曹操墓属实 呼吁尊重学界意见   10-09-20 07:55
·安阳曹操墓再次开掘 将建似秦兵马俑场馆(图)   10-09-15 11:29
·专家称“格虎”石牌先曹操墓面世 早已现身央视   10-09-15 10:47
·河北学者被指身份虚假 靠质疑曹操墓蹿红网络(图)   10-09-13 03:08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