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没看懂的农民工落户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0-09-24 09:24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报载,发改委的官员称,在城市化过程中应该对农民工实行保留户籍、总量控制、放宽条件、逐步推进的方式,应该保留目前城乡不同的户籍制度,对落户农民工的规模实行总量控制,农民工落户规模要控制在各个城市的承载能力以内。这话的意思大概是说,城乡之间的户籍在现阶段还是一个必须的事儿,而且应该控制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速度。这个速度如何控制?那就要看农民工所在的城市是怎么开恩的了。这个开恩要符合当地的发展状况。

  这个事情到底应该如何,那可能是专家们应该去考虑的事儿,对于我等普通人来说,这些保留户籍制的理由到底有没有这么严重,其实是件不太能理解的事儿。比如说原本农民工流动性强,有人说这个不好管理,而且各种劳保措施也不能跟着人走,随着网络之类的技术手段发展,这早就不能说是个问题了。又有人说,农民工进城会让城市的保障系统不堪重负,但农民工也是人啊,他们在城市里工作、生活,难道就不该享受城市的医疗之类的东西么?现在连农村的医疗保障都开始普及了,没有理由让他们两边都不靠吧!

  这次发改委说要逐步推进的理由当中,有一条是我最不能理解的。根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 《中国发展报告2010》,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本世纪以来,是土地而不是人口主要扮演了中国城市化“发动机”的角色。虽然这对缓解城市建设资金短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样的“城市化”带来了土地城市化大于人口城市化速度的问题,导致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大幅度下降,速度还很快。而与此同时,农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的巨大收益,对于城市建设资金缺乏稳定渠道的城市政府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经营城市”、“以地生财”、“土地财政”带来了城市面积的快速扩张,导致土地城市化明显快于人口城市化,城市人口密度大幅度下降。这个意思大概是说,我们这些年城市化就是卖地财政,所以城市发展得很快,然后城市人口的密度就下降了。卖地财政相信大家都知道,而这个导致了城市人口密度下降则不太有人知道,不过这也不算个洞见,因为城市的高房价已经把大多数人都送到了郊外。

  但也就是以此为理论基础的农民工逐步推进的进城政策,就跟这个理论有一个巨大的悖论。报告里说,城市的主要优势在于其人口密度和集中度,而我们的密度却在下降,中国这样土地稀缺的国家,更应该集约使用土地——— 城市人口密度下降,但农民工又因为各种原因进不来,这到底算是怎么回事儿呢?我从来没见过一个正常的理论,能够在论据与论点之间这么拧巴,除非这个理论本身不够正常。

  在我看来,这大概是因为农民工在现阶段只能为城市贡献力量,并不能为城市的消费、尤其是房地产消费贡献其血汗钱吧,一旦放开这个口子,最大的可能是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城市负载的大幅增加,这可能是目前还要让他们继续奉献的原因。这事儿我不知道在经济学以及政治学上应该怎么考虑,但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说,还是比较荒唐的。(五岳散人 知名网评人)

编辑:温磊
转发至微博: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