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黑莓、“脸谱”隐显威胁 美拟立法加强互联网监控
http://news.hsw.cn    来源: 新华网  2010-09-29 09:17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美国联邦政府打算明年向国会递交一项立法提案,强制要求所有通信服务具备被监听或监视的技术条件,以便执法机构能够拦截并破解加密信息。

  面对黑莓手机、“脸谱”社交网站和Skype即时通信软件,联邦调查局等部门担心自己的监控能力下降。如果国会通过相关立法,执法机构即使面对新兴通信方式,也能做到容易监听,有效监视。

  能够“被监听”

  长期以来,美国联邦调查局等执法机构可以经由合法授权监听犯罪嫌疑人的电话通话。随着通信技术不断革新,这些机构面临越来越多技术障碍,监听行动不再顺利。

  美国《纽约时报》27日报道,白宫、司法部、联邦调查局、国家安全局等部门官员最近数月共同商讨,打算草拟一份关于加强互联网监控的提案,明年递交国会讨论。

  执法部门官员透露,这份提案可能要求通信服务运营商必须提供解密方法,位于国外但在美国开展业务的通信服务运营商必须在美国本土设置一个具备信息拦截能力的办事处,Skype等P2P通信服务的软件开发商必须重新设计产品、使信息能够被拦截。

  简言之,所有通信方式必须能够“被监听”。

  花钱为监控

  美国1994年颁布《通信协助执法法案》,要求电话系统和宽带网络必须具备拦截能力。执法人员可经由网络运营商的交换机拦截信息。

  不过,当目标用户使用特定服务对电脑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信息实行加密时,执法人员若要拦截信息就必须求助相应服务的提供商,而这类服务提供商不在1994年法案约束范围内。

  执法部门希望扩大这类法律的适用范围,以便顺利执行各项监控任务。

  按照联邦调查局总法律顾问瓦莱里·卡普罗尼的话,“我们说的是获得合法授权的拦截。我们不是说要扩大这种授权,而是希望维持执行现有授权的能力,以保护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

  联邦调查局技术部门去年花费975万美元,用于帮助通信技术企业增设拦截功能;2010年预算中包括900万美元,用于提升电子监控能力。

  谨防钻空子

  美国政府考虑强化互联网监控,引起不少民间团体担忧。

  美国民主与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詹姆斯·登普西说,这些措施相当于“要求时间倒流,使互联网服务像(技术相对落后的)电话系统那样运作”。

  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教授史蒂文·贝罗文引述几年前一起案件,提醒政府部门警惕黑客利用技术漏洞“搞破坏”。希腊调查人员2005年发现,一些黑客利用执法部门合法部署的监听装置窃听政府官员电话,包括希腊总理。

  “我认为这种灾难迟早会发生,”贝罗文说,“如果他们开始建造这种‘后门’,便会被人利用。”

  执法部门官员则以今年5月纽约时报广场未遂爆炸案为例,强调有必要加强网络监控措施。这些官员说,这起案件的嫌疑人费萨尔·沙赫扎德使用一款没有预装拦截系统的通信服务。也就是说,即使执法人员早就对他生疑,恐怕也无法及时开展监听行动。(杨舒怡)

编辑:李斌
转发至微博: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五部门联合加强互联网易制毒化学品信息监管   10-09-28 10:42
·中国台湾网:盼两岸互联网合作好戏连台   10-09-08 09:57
·网友评出8月互联网热词 菲警、李盗士“入围”   10-08-31 08:32
·澳大利亚实施互联网强制过滤计划 多数民众支持   10-08-24 15:58
·中国网事:四大热词折射国内互联网发展走向   10-08-20 11:05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