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专题资料库
我国测量船开赴太平洋执行嫦娥二号观测任务
http://news.hsw.cn    来源: 新闻中心-中国网 news.china.com.cn  2010-09-30 14:37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出海伊始,日本飞机军舰来“跟踪”

  远望号船队又出海了。而我跟随的,正是中国最先进的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六号。

  随着远程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的相继问世,想要全程跟踪测控仅凭陆地上的测控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测控范围延伸到浩瀚辽阔的海洋。远望号测量船队正是这样的一个个机动航天测控站。1977年,远望一号、二号船相继下水,我国成为全球第4个拥有航天测量船的国家。三十多年来,远望三号至六号船相继投入使用。

  离港时登上远望六号,就有一种很“惊艳”的感觉。这艘船长222.2米,宽25.2米,排水量达到24966吨。船上的一位负责人向我透露,远望六号船的造价昂贵,举个例子来说,船顶部甲板的防滑橡胶垫是德国进口的,价格高达900元/平方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我们的船在外港停靠的时候,有很多华人华侨留学生看了之后都为祖国的强大感到自豪。”

  出发了,伴随着一声嘹亮的汽笛声,远望六号船驶离了江南某港口到达长江入海口。不料天有不测风云,出发后的第二天就碰上了热带风暴,狂风卷着巨浪,此刻,即便是2万多吨的大船在茫茫大海中也是那样渺小,船身24小时都在剧烈地晃动着。为了照顾初次上船的记者,船上负责人把我的房间安排在晃动较轻的船中间,屋子里还破例放了一盆绿色植物。不过在一次晚上的狂风巨浪中,这株植物还是“牺牲”了。底盘直径约20厘米的大花盆,里面还装着满满的土,放在房间的地上,因为剧烈的晃动而倒掉,花盆摔了个粉碎。

  与此同时,不少初次上船的船员开始出现不适症状,我也很不舒服。一些人开始出现头晕甚至呕吐的情况,连吃饭的心思都没有了。远望船员们有一个“代代相传”的顺口溜来形容晕船的情景:一言不发,二目无神,三餐不进,四肢无力,五脏翻腾,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久卧不起,十分难受。据船员们说,在执行任务时如果碰上浪涌,那么他们就得随身携带塑料袋或者小桶——这样可以一边吐一边参加工作。

  驶离中国海域、穿越琉球岛链公海的那天中午,我在房间突然接到电话:“焦记者,快到甲板上去,有日本飞机。”记者来到甲板上,果然看见离船不远处,一架日本飞机在空中盘旋。老船员们告诉记者,每次船出海到这里都会碰到日本飞机的例行陪伴,不过对方只是“跟踪”,不敢造次。到了下午4点多,船上举行了一个向祖国再见的仪式。这时,又有一艘船头上写着“132”编号字样的日本自卫队军舰前来,两船相隔不到1000米的样子,我们的船开多快,这艘日本军舰就用同样的速度在那边跟着。在它的“陪伴”下,雄壮的国歌在远望六号船的后甲板奏起,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船员们向祖国庄严宣誓,保证完成任务,不辱使命。通讯员 陶正齐 邵长宝陈国玲 记者 焦哲发自太平洋

  嫦娥二号将从2号位发射 今明进行最后模拟合练

  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嫦娥一号是从3号塔架上发射升空。据了解,该塔架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首个发射工位,其建于1983年,因次年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二号卫星而被誉为功勋塔。2007年,为发射嫦娥一号,该塔架被后移2.5米重建,因此该塔又被称为新3号塔。

  2号工位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其与3号工位一样,也是由固定塔和活动塔两部分组成,所不同的是,3号活动塔的塔身颜色为蓝白相间,而2号活动塔则通体为白色。据介绍,2号工位活动塔高达97米,固定塔高74米,均比“3号”要高出10多米,而嫦娥二号就将从2号工位开始奔月旅程。

  专家称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首飞至少到2015年

  中国的载人登月,龙乐豪认为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按国家现有的基础,以长五大型运载火箭为基础,再研制超大型运载火箭,时间为2025年之前;第二步是2030年至2040年之间,实现较大规模的载人登月,完成起飞重量3000吨级的重型运载。

  要实现嫦娥奔月,离不开火箭技术研发。据介绍,目前,我国运载火箭还是一次性使用,而美国的航天飞机可多次重复使用。此外,我国运载能力偏小、可靠性不够高、任务周期偏长、应用领域偏窄、安全性不够好。

  龙乐豪认为,“要加强和巩固航天大国地位,使我国变成航天强国,就需要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展重型运载火箭,探索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等。”

  龙乐豪坦言,研制一个新火箭一般需6年左右,估计至少到2015年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才能首飞。而到2025年前后,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届时将会插在月球上。

编辑:李斌
转发至微博: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