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嫦娥二号进入环月轨道 我国拥有第二颗月球卫星
http://news.hsw.cn    来源: 法制晚报  2010-10-06 13:32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嫦娥二号180度旋转第一次近月制动于11时40分顺利结束

  我国第二颗月球卫星诞生

  10月6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在经历了星箭分离、卫星入轨、中途修正,约112小时后,今天,高速飞行的嫦娥二号卫星即将迎来探月征程上的一次严峻考验——近月制动。

  这是一次极为关键的动作,成功与否决定着嫦娥能否顺利被月球捕获,成为一颗月球卫星继而完成后续使命。

  11时许,飞控大厅右侧显示屏上,巨大的灰色月球球体在墨色的宇宙背景下旋转,中间屏幕上,一条绵长的红色弧线清晰显示着嫦娥二号的飞行轨迹。

  现场

  嫦娥二号180度旋转

  遥控机房内,遥控发令员詹磊发出了一串指令。这是嫦娥二号在飞行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指令之一,它决定着卫星能否进入环月轨道。这个指令是北京飞控中心经过无数次测算、推敲,反复证明得来的,它将帮助卫星准确找到奔月的入口。

  11时05分,调度的控制口令依次在大厅响起。11时06分35秒,北京飞控中心发出了第一次近月制动的指令。

  约30秒后,在月球轨道上的嫦娥二号卫星的发动机开始点火,瞬间,飞控中心的大屏幕上,卫星发射出了一束淡蓝色的火光。在制动期间,火光一直持续。只见大屏幕上,金黄色的卫星星体正在朝着月球飞行,离月球越来越近。

  嫦娥二号犹如一位翩翩起舞的仙女,轻盈地扭动身躯,瞬间,来了一个180度旋转,舞出一段优美的空中芭蕾。三维图形清晰显示出,卫星飞行留下的红色轨迹与绿色目标轨道渐渐重合。

  各测控站汇报:

  “正常”

  “青岛跟踪正常!”“喀什跟踪正常!”“遥测数据正常!”大厅不时传来各测控站的报告声。时钟滴答,指针每走一秒,人们的心情就紧张一分!数分钟后,调度大声宣布:“发动机关机,轨控结束!”

  此刻,终端机房内,紧张的轨道计算开始了。卫星是否准确进入环月轨道,谜底将在这里揭晓。只见每个操作台的显示屏上,各种数据、信息、画面在不停刷新着,技术人员目光专注,扫视着显示屏上的数据,手指快速在键盘上敲击,根数计算、轨道复合、数据比对。

  11时40分,第一次近月制动顺利结束。

  随后,北京飞控中心宣布:“嫦娥二号成功进入环月轨道!”嫦娥二号顺利进入周期为12小时的月球椭圆轨道,揭开了环月之旅的美好序幕!

  大厅里响起期待许久的热烈掌声,瞬时激活了紧绷的神经,每个人的脸上都绽出快乐的笑容,一双双熬红的眼睛闪烁着晶莹的泪光。

  解读

  我国拥有了第二颗月球卫星

  指挥控制台前,已经连续奋战了五昼夜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朱民才告诉记者,这次变轨无论对卫星,还是对测控都是莫大的考验。

  要精确控制嫦娥直接进入近月点100公里的环月轨道,相比控制嫦娥一号进入近月点200公里的轨道,测控难度大大增加。

  控制稍有偏差,嫦娥可能会飞掠月球,也可能跟月球相撞。可谓失之毫厘,差以千里。这次近月制动是检验我们轨道控制的硬标准。

  中心刘清华政委激动地对记者说:“嫦娥二号卫星成功进入环月轨道,我国拥有了第二颗月球卫星!接下来,我们还要进行第二次、第三次近月制动。”

  文/记者 李莎莎 通讯员 杨冰 姜宁

编辑:李晨
转发至微博: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