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网讯(记者乔静 张爽 杨毅 王卓)“白天看展览,晚上听音乐会”,参加第五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的中外客商,将有机会深切感受西北音乐的澎湃魅力。
10月15日,本届西部文博会分会场活动,中国·西北音乐节开幕演出——“和平颂赵季平作品音乐会”在西安音乐厅奏响,宣告各界广泛关注、阔别20多年的西北音乐节重新启动。
聆听大师 重温经典
演出由著名指挥家阎惠昌执棒,西安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演奏。演奏曲目囊括赵季平交响音乐作品《和平颂》、民族管弦乐作品《庆典序曲》、《古槐寻根》以及二胡协奏曲《心香》等。
出身于艺术世家的赵季平现为国家一级作曲,多年来创作了大量优秀音乐作品,不仅创作的影视歌曲是最多的,而且精品率和获奖数也是最高的作曲家。赵季平先后两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音乐奖”,以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此外,它还获得法国南特国际电影节最佳音乐奖、中国电视“飞天奖•优秀音乐奖”、“飞天奖•突出贡献作曲奖”,并四次获得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音乐奖”和“20世纪华人经典作品奖”、“中国金唱片奖•艺术成就奖”、“当代中国电影音乐特别成就奖”等。赵季平被誉为中国乐坛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和民族文化精神的高产作曲家。
据了解,《和平颂》是为悼念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30万中国军民而创作的,前后耗时近三年时间。以往的民乐演出给观众的印象是柔和有余、阳刚不足,某些民乐作品题材也拘泥于风花雪月,而《和平颂》的创作从一开始便打破了这一概念,以重大题材展现史实的悲壮。
担任本场音乐会指挥的阎惠昌也在海内外音乐界享有盛誉,1987年,获中国首届专业评级授予国家一级指挥。自1997年6月起应邀出任香港中乐团音乐总监,并于2001年带领乐团进入公司化发展新阶段,同时踏入银禧乐季。同年9月,获新加坡政府颁发“2001年文化奖”。2003年10月职称改为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2004年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颁授铜紫荆星章,表扬其对于推广中乐方面的贡献。
担任本场演奏的西安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至今已有40多年历史。乐团经由60年代初的“民族小乐队”、“民族乐队”、“民族乐团”、“民族管弦乐团”、“东方民族交响乐团”等不同时期的名称变更,2009年正式定名为“西安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多年来,乐团先后出访日本、瑞士、荷兰、西班牙、德国、法国、比利时、奥地利、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足迹遍及欧亚大地。在国际上赢得了高度评价和赞誉。
音乐盛会 西北篇章
西北音乐作为一种地域特征强、民族特色鲜明的音乐文化,形成了多姿多彩、争奇斗艳的繁荣之势。而且,西北地域广袤,其地域、民族、人文的差异使其具备了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文化优势,是灿烂的中华民族音乐版图中最为耀眼夺目的篇章之一。
就地区民族结构而言,除了汉族外,大量的少数民族集居,则构成了西北地区区别于中东部地区最为明显的人居环境特点,这也决定了其音乐文化千姿百态、绚丽多彩的艺术特色。除了汉族民歌外,大量的少数民族音乐更是西北音乐最为诱人、最具艺术特色的基因之一,众多风格各异的民族音乐元素组成一部错落有致、气势恢宏的民族交响诗。
10月15日起,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联动,将陆续上演花儿、信天游、新疆民歌等极具地域特色的音乐演出。
10月16至10月21日的演出安排分别为:10月16日10:00,第二场:“阳光下成长”西安市铁一中学专场音乐会;10月16日19:30,“唐风秦韵”民族管弦乐音乐会;10月18日19:30,“经典·敦煌”交响音乐会;10月19日19:30,“青海花儿红”音乐会;10月20日19:30,“塞上”音乐会;10月21日19:30,“天山的祝福”音乐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