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西安二环内尾气污染严重 明年2月“黄标车”限行
http://news.hsw.cn    来源: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2010-10-19 04:57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讯“堵车,加重了尾气污染。”昨日,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监测中心主任穆启旺表示,我市将通过“黄标车”限行等一系列手段,缓解拥堵,同时减少尾气污染。

    车多路堵

    二环两侧空气污染加重

    近年来,西安机动车正在迅速增加。2005年年底,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仅有67.55万辆,到今年2月突破了100万大关。在随后的半年内,上升的势头丝毫未减,截至8月底,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113万辆。

    伴随着机动车的快速增加,一些路段在高峰期出现了拥堵情况,为此也加重了尾气污染。10月1日~16日,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监测中心采用空气质量检测遥感车,对我市二环内的西华门十字、西京医院丁字路口等7个代表性道路进行监测,发现我市二环内的低层面道路(1.5米以下),一氧化碳、二氧化氮日均值比去年同期、比上月均略有上升。

    分析上升的原因,穆启旺表示,一是我市机动车辆的保有量大幅上升,二是我市城市道路出现拥堵,大量车辆处于低速运行状态,燃油燃烧不充分,造成尾气排放量加大。

    明年2月

    “黄标车”将限行

    如何医治堵车这一“城市病”呢?穆启旺主任表示,除了加大道路建设等措施外,环保分类合格标志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据了解。从今年2月1日起,西安市开始给机动车辆加贴环保分类合格标志。其中对达标的低排放机动车核发绿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对达标的高排放机动车核发黄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

    从明年2月1日起,将逐步对污染较重的“黄标车”采取限制通行区域、通行时间,而“无标车”将不得上路行驶。此举在缓堵的同时,也将减少尾气污染。

    明年7月

    机动车有望执行国Ⅳ标准

    明年7月,我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将推行更加严格的国Ⅳ标准。届时,单车污染物排放将比国Ⅲ车辆下降约30%。

    据了解,为了从源头上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西安市于2008年8月1日执行了国Ⅲ排放标准,凡新车和外地转入的车辆达不到国Ⅲ排放标准的,一律不准注册登记,是继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之后,率先在全国推行国Ⅲ排放标准的城市。现阶段,西安市继续执行国Ⅲ排放标准。

    穆启旺透露,我市有望从2011年起7月1日起,将全面执行国家第四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国Ⅳ)。也就是说,广大市民在购买新车时,一定要购买达到国Ⅳ排放标准的车辆。届时,单车污染物排放将比国Ⅲ车辆下降约30%。如果按目前西安一年新增机动车18万辆这一数字粗略计算,推行国Ⅳ标准一年可减少污染物排放5.4万吨。

    尾气反复超标

    维修企业将被处罚

    据了解,目前环保部门正与交警部门积极制定一个新的为期3年的尾气治理计划,其中将明确维修企业的尾气治理责任。

    在既往的检查中,环保人员发现,一些车主尾气不达标被查后,为了省钱,不对车辆进行彻底修理,而是请维修人员简单地对怠速等进行微调,因此仅仅只需花几十元,就能让尾气在复检时达标,但是过一段时间后依旧超标。

    为了保障超标车辆治理的效果,在3年计划中,我市拟将尾气治理的维修记录进行联网,并要求相关维修企业作出承诺,确保车辆几年不超标。一旦检查人员发现这些车辆在期限内超标,维修企业也将被罚款。

编辑:梁铮
转发至微博: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