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
G20峰会“货币战争”关键战
美元指数最近似乎没有要止跌的势头,越来越多的国家被拉入这一场汇率之争,美国也似乎要把货币战争的硝烟引到下一个交锋的“战场”——11月11日举行的G20首尔高峰会议。
10月15日,美国推迟在人民币汇率上向中国发难。美国财政部表示,将原定公布的《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推迟到11月2日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和11月11日20国集团(G20)首尔峰会之后再公布。美国财政部表示,推迟发布上述报告是为了利用G20峰会这一机会,在此问题上取得更多进展。盖特纳也表示,他将在G20财长会
议上继续呼吁其他国家一起就人民币问题向中国施压。这一举动直接将当前关注的货币争端焦点引到了下月举行的G20首尔峰会。
不过,一场纷争很可能在本月22日召开的G20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上提前展开。有分析人士认为,与会官员预计将就近期汇率争端进行讨论。此前在10月8日当周的IMF和世界银行年会上,汇率争端就已经成为首要议题。国际上不少声音担心,如果不找出一条探讨汇率问题的新路,全球将面临货币战争或保护主义加剧的风险,全球经济能否持续复苏也将面临巨大威胁。据《南方日报》
媒体声音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美国的印钞策略,将加大亚洲热钱压力,这也让亚太地区快速增长经济体面对的两难局面进一步恶化,这些经济体一方面面临要求其允许本国货币升值的压力,同时又担心资金流入激增会破坏本国经济的稳定。
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国内经济强劲的增长加上西方国家异常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庞大的资金流涌向新兴市场,但这种繁荣背后潜藏着风险。新兴经济体的央行可以通过推迟加息来避免更多热钱流入,但这可能引发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另外,如果新兴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将导致大量资金外逃。
马上评
诺奖得主称
“货币战争”无赢家
有迹象表明,以美联储为代表的西方新一轮定量宽松政策,正在给广大新兴市场带来新的风险。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机构近日频频警告说,美英再度大开资金闸门,可能给新兴经济体带来热钱大量涌入以及资产泡沫等方面的重大风险,某种程度上说,这也给当前世界经济埋下了一颗最大的“定时炸弹”。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19日表示,在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危机,而“货币战”,将没有真正的赢家。斯蒂格利茨指出,美国应当把注意力放在发展本国经济上,只有美国经济增长加快和世界经济进一步回暖后,一些国家才有提高币值弹性的更大空间,否则它们也无法保护本国的产业发展和民众利益。在他的新书《自由落体:美国、自由市场和下滑的世界经济》中,斯蒂格利茨警告,当经济形势不景气的时候,一些国家往往只从自身利益考虑,但是当前,全球通过协调步调来共同制定复苏战略显得尤为关键。
当问及他对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有可能采取新一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看法时,斯蒂格利茨批评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前汇率争端的乱局,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并有可能造成新的资产泡沫。
本组稿件据新华社、《中国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