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二七区为庆祝即将到来的河南省第十三个环卫工人节,组织该区60多名环卫工人在一广场等待区领导慰问。当日天气阴冷,早上8点到上午11点多,环卫工们在冷风中一直等了3小时,才等到领导出现。领导从简短讲话到匆匆离去,全程仅1分32秒。(10月22日《大河报》)
这哪里是接见啊,分明好像是施舍嘛!环卫工人以中老年劳动者居多,身体大多不太好,被这么冻上一晌,没准很多人要受了风寒。可是,组织者怕没有什么怜悯之心,他们大概觉得慰问品是领导恩赐,工人凭空得财,受点罪是应该的。要不,怎么会这边大家搓手跺脚,不时抹着鼻涕,那边广场斜对面庆祝表彰大会在隆重举行,先进工作者正在接受区里的表彰。这60多名普通环卫工人虽未被评上先进,但去礼堂里观看一下,一起分享同伴的荣光难道不可以吗?
不仅如此,表彰会结束,领导突然表示要临时开会,主持人请组织方安排环卫工找地方休息,以免在外面久等,但组织者却没有这么做。这样,寒风中的环卫工人感受到的恐怕不是尊重,而是被漠视的无奈。为什么会这样?无非是组织者对权力的敬畏和谄媚,让这些老人承担了不该有的辛酸。此事虽小,反映出的却是基层官员普遍的逻辑,那就是一切以领导为中心,其反面自然就是对普通群众的无视甚至伤害。
同样,这一事件中领导的表现也是令人遗憾的。让环卫工人在外面吹凉风本就不合理,领导们为何不要求改变安排?就算没有紧急开会,就算天气很好,要工人站2小时也很不人道啊。有些领导平时口口声声说一切以群众为重,对身边的伤害群众的事情却忽视不管。甚至很多领导有非常深厚的“阅兵情节”,把慰问群众的工作变成表现炫耀的机会,在他们眼里,环卫工人站几个小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在电视上露脸的那几秒钟。所以有意无意地、迟迟地来匆匆地去,环卫工人遗憾地变成了权力表演的道具。
嘹亮的军乐声中,环卫工领到棉衣后,紧紧抱在怀中,一个个笑容满面地站在那里,有人问站在前排的王女士感觉如何,她憨厚地笑笑说:“暖!”——我想,温暖的背后更多是苦涩吧?在这个属于他们的节日里,郑州这60多名环卫工人的幸福感一定打了很大折扣。什么时候群众接受慰问不再遭罪,什么时候领导们能够平等而真诚地前来慰问呢? 作者:邓苏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