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三原废弃窑洞“精装修” 变成地下四合院不输别墅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0-10-31 07:19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经过改造设计后的地窑,以新的面貌亮相,三原县柏社村的村民纷纷赶来参观 本组图片由记者汤继颖摄

  窑洞内整洁漂亮

  “这么漂亮,那得花多少钱。”“这么干净,都舍不得放农具了。”“如果这窑是我的,我会搬回来吗?”……在新改造的地坑窑洞内,58岁的三原县柏社村村民同根才东看看,西摸摸,既感慨又纠结。

  昨日,由中国美协主办的第四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暨论坛在西安落下帷幕。作为本次大展的主要内容,主题为“为农民而设计”的柏社地坑窑洞改造项目吸引了所有人的眼光。

  已经习惯了地面楼房生活的农民,还愿意搬回专家眼里低碳、环保的窑洞吗?农民随意的传统生活习惯能适应如此精装修的城市风格住宅吗?“为农民而设计”的背后,也是一次理想和现实冲突的再现。

  被弃窑洞一“拾掇”不输别墅

  在本次大展前,柏社村村长郝作成的窑洞被专家看中,成了参加本次大展的7个被改造窑洞之一。雕花窗棂、便利的上下水、种满雏菊的院子,还有平时放针线的老木盒,重新摆放后,散发出了独特的艺术气息……给记者的感觉很现代,很有艺术品位。郝作成也坦言,他从来就没想过,窑洞原来还可以这样设计,一点不输给城里的别墅。

  在搬出窑洞之前,郝作成曾在窑洞里住了30多年,当大家都纷纷走到地面盖楼房时,郝作成也离开了窑洞。“不出来不行呀!”郝作成告诉记者,地坑窑洞冬暖夏凉,很舒服,但在地下同样意味着不方便,尤其是用水、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一旦遇上暴雨,还有生命危险,“更重要的是,随着大家生活变好,如果你还住在窑洞,人家就会认为你家很贫穷,结果娃都讨不到媳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大部分村民,尤其是老年人都表示了对窑洞的怀念,不过,他们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和郝作成一样的无奈。

  柏社村由于拥有200多个保存完好的地坑式窑洞,每个窑洞面积都在上百平米以上,从而坐拥“天下地窑第一村”的美誉。但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极个别的窑洞还有村民居住外,绝大部分的地坑窑洞都已经废弃,破烂不堪,堆满了杂物,个别窑洞甚至沦为饲养牲口的地方。

  延续低碳特点改造基本不用水泥

  “选择柏社地坑窑洞作为‘为农民而设计’的主要项目,是因为关中的窑洞文化独树一帜,展示出了一种生土环境的分布状态,是中国古老穴居文化的本源民居。”中国美协环境设计艺委会主任、中央美院教授张绮曼表示,他们组织了中央美院、北京服装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及西安美院对柏社地坑窑洞进行改造,除了探索传统生土民居的保护与开发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延续当地文脉。

  在张绮曼眼里,地坑窑洞的原生态、环保、低碳就是现代最流行的文化,是一种可续持发展的生态建筑,“农民为什么搬出去?我们只要解决了他们担心的东西,我想,他们是愿意搬回来的。只有有人住,窑洞文化才能活起来。”

  7号窑的设计师、西安美院学生刘威告诉记者,对这些窑的改造,主要是在功能性及空间上做文章,对窑洞空间做了合理配置,卧室、厨房、客厅“各自为政”,并专门设计了原来没有的洗手间。同时为了满足农村生活的特点,窑洞特别设计了很多具备储物功能的空间。同时,为了提高居住的舒适性,还专门在院子、小露台设计了喝茶聊天的地方,“为延续地坑窑洞原有的低碳特点,所以改造基本不用水泥,大都采用当地的原材料。给窑洞带来独特文化、艺术气息的装置品,也大都是从农民家里淘来的,古朴又有地域性。我们希望将现代生活方式引进窑洞,又不破坏固有的传统生活模式。”

 

 [1] [2] 下一页
编辑:李斌
一键转帖: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美女大学生被拐15年成痴呆 至今仍住窑洞(图)   10-10-12 15:39
·延安市向阳沟半山腰一孔窑洞山体滑坡 一老人遇难   10-09-24 07:53
·神木窑洞坍塌续 警方初步认定汽油柴油爆炸导致   10-07-25 07:31
·神木窑洞坍塌6死4伤 村民猜测坍塌是由爆炸导致   10-07-24 11:29
·神木窑洞坍塌致6死4伤 原因或为煤气罐爆炸   10-07-23 15:49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