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大秦岭咋变聚宝盆?专家:申请大秦岭生态经济区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0-11-01 08:01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专家呼吁申请设立国家级“大秦岭生态经济区” 记者 李晖 摄

  有“中国国家中央公园”美誉的秦岭,如何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变成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带动陕西人民致富的“聚宝盆”呢?

  “秦岭地区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秦岭周边地市如何实现联动发展?”“秦岭旅游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在10月28日-30日由陕西省社科联、省科协、省秦岭发展研究会等共同主办的“大秦岭发展论坛(2010)”上,来自省内外有关部门及高校的专家学者就此展开讨论,大家纷纷建言献策。

  现状:“大秦岭发展不好,北京人就喝不着水”

  建议: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设立生态补偿基金

  秦岭横贯中国中部,全长约1500公里,南北宽100-150公里,面积广大,分跨甘肃、陕西、四川、湖北、河南等多个省份。如何以秦岭为龙头,实现这一区域的整体发展?“大秦岭区域的发展至关重要。”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论坛的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邹东涛认为,作为我国南北分水岭,秦岭自古代到现在都极大影响了南北经济发展。要发展大秦岭,当下来看必须要和国家整个区域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大西北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要用政府的力量来推动。“这是区域发展思路的整合。”同时,他认为,因为大秦岭区域涉及多个省市,因此还要联合周边省市共同探讨和推动。

  “大秦岭是南水北调工程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如果大秦岭发展不好,北京人就喝不着水。”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涵养地,秦岭的生态环境建设有着严格要求,受此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也受到约束。邹东涛认为,应该从更大的范围来考虑,“秦岭已不仅仅是陕西乃至周边几个省市的秦岭。”“一江清水送北京,据统计,汉江水的67%都送去北京了。可回报是什么呢?陕南人去北京吃饭能免费吗?住店能免费吗?”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李仕华博士建议,应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让当地老百姓生活富裕起来。“当地有些地方很穷,有些老百姓甚至过年时就买一袋盐。”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教授张琦也提出,秦岭地区各地市应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域生产生活条件的生态补偿机制,并争取国家生态补偿专项资金、与发展较快城市群的对口合作与产业互补,设立生态补偿基金,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安康市发改委总工程师王少峰则大胆地提出,建立“大秦岭生态经济区”,并联合大秦岭地区各地市,积极向国家申请,争取使大秦岭生态经济区成为国家级生态经济开发示范区,争取在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基础上,再次实现陕西经济协作的新突破。

  现状:秦岭区域经济没有“拧成一股绳”

  建议:打造“生态城市群”建碳汇交易市场

  秦岭横亘陕西等多个省份,但秦岭所涵盖的地、市、县经济联系,却“老死不相往来”,各自为政。如何利用大秦岭,将周边地区的发展拧成一股绳?

  张琦提出,“应打造大秦岭生态城市群和经济区”。他认为,我国已经进入依托城市群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整合秦岭地区资源和优势,打造惠及4省14市的大秦岭发展模式和大秦岭城市群或经济区,既符合国家新时期的发展战略,也有利于进一步整合山地发展业态,形成区域经济增长的新一极。

  但出于环境保护的考虑及受地理条件的限制,秦岭沿线各省市经济发展一直较为滞后。如何将秦岭的生态、环境、资源等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应该在加强生态资源保护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碳汇交易(指一些国家或地区通过减少排放或者吸收二氧化碳,将多余的碳排放指标转卖给需要的国家,以抵消这些国家的减排任务)研究,探索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途径”。张琦还提出具体建议,大秦岭生态城市群依托秦岭独特的生态环境、地缘优势、气候优势,可积极开展碳汇核算、碳汇交易研究,将生态保护与生态的经济性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保护环境带来的经济优势;建立典型气候下的生态碳库,借助市场力量积极参与构建碳汇交易市场,谋求碳市定价权。

  “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碳排放量自然较其他工业发达地区少得多,因此完全具备碳汇交易的基础和条件,而且秦岭地理位置优越,拥有良好的森林资源、水资源,适合建设森林性的生态碳库,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

  现状:旅游景区“个个长得都很像”

  建议:从山水观光转向文化体验

  历经多年开发,秦岭旅游已颇具影响。但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副教授李君轶认为,秦岭旅游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开发层次浅,服务水平低,服务项目少,与周边省份相比竞争力不强;旅游产品多属观光型、简易度假型、郊游型,缺乏高投入、高产出、高知名度、高文化的大型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旅游开发的部门冲突、区域冲突突出;旅游景区“个个长得都很像”,游客重游率较低,形成景区间的同质化竞争,等等。

  “旅游产品如何能让游客兴奋起来,而不是面无表情地擦肩而过?”李君轶提出,旅游景区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资源特色和旅游市场定位,找出旅游产品的“游客兴奋热点”和“市场消费卖点”,做好每个景区规划和二次开发中的“购买点、定位、体验、生态化、参与性、游乐性、审美性”设计;从观光旅游向文化体验旅游转变,从一般的山水观光旅游向深度山水观光体验旅游转变,从山水观光向山水度假旅游转变,等等。

  “可以考虑设立秦岭旅游开发基金,通过基金引导投资领域。”他认为。

  秦岭国家植物园吴成春博士则提出具体建议,把秦岭国家植物园打造成大秦岭生态旅游示范园。“现在很多人都喜欢房前栽花,房后种树,想回归自然。”他认为,秦岭植物资源丰富,“秦岭国家植物园同时具有城郊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的特性,可以充分利用其城郊公园的特征,实践并实现生态旅游的科普功能。”本报记者 刘雪涛

编辑:李斌
一键转帖: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首条穿越秦岭高铁将开建 构建西安"米字形"交通网   10-11-01 04:40
·陕西多地区出现降雪 网友实拍秦岭雪景   10-10-26 23:23
·同驰骋,共环保 Columbia助你自驾秦岭环保公益行   10-10-18 17:24
·陕西澄清“秦岭村庄消失”传言:不明飞行物是射灯   10-10-18 08:46
·“秦岭一村庄消失”谣言解析:网友闲聊后“杜撰”   10-10-14 14:31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