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农民“被上楼”与政府角色迷失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0-11-03 07:58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全国二十多个省市都被中央的一项政策所激励,进行了一场“农民上楼”运动。国土部2008年开始试点的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管理办法》,据说已经在贯彻中出现了扭曲。《新京报》报道,各地规模浩大的拆村运动,打着各种旗号,例如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旧村改造、小城镇化等,甚至发生了强拆民房,农民被“打”上楼的事例。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称,和平时期大规模的村庄撤并运动 “古今中外,史无前例”。

  这里提出了所谓“增减挂钩”政策,通俗说就是一场“零和游戏”,将农村的建设用地(宅基地等)转化为耕地,再将城里的土地转换为建设用地,两者挂钩,农村建设用地减少多少,城市建设用地就可以扩张多大。这真是一个用心良苦的决策。

  耕地保护红线既没有被突破,城乡总体建设用地面积也没有改变,不同之处在于,农村廉价的建设用地,转换成了昂贵的城市建设用地。这对促进地方GDP的发展,无疑具有巨大推动作用。参与“增减挂钩办法”制定工作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郝晋珉认为,国土部开展此试点也是无奈。意即,我国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用地的矛盾发展到很尖锐的程度,此举却可化解。

  但问题是,如何“找地”,如何促进经济发展,怎么成为国土部门的首要任务了?国土部门的首要职责,明明是“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这项政策的制定者当然不会不清楚,它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是,将分散居住的农民统一归入单位占地面积小得多的楼房内,拆迁运动会因此日趋严重。

  与其将问题全部归为各地政府的扭曲,不如首先检讨政策制定者的初衷。

  我们生活在一个资源有限的星球,我们享用资源的同时,也要提防竭泽而渔。“科学发展观”反对的也恰是那种不顾可持续性的盲目GDP崇拜。在现代官僚体系中,人为设置了职能分立的各个部委,有的专司经济倾向扩张,有的则强调节制与保护,它们间的相互制衡,才能使这个社会不至于伊于胡底。但现在的乱象是,环保部门有时要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国土部门却在努力让土地资源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全部用光,当职能部门迷失了自身角色,你对我们生存与发展的未来能有怎样的预期?

  耕地需要牲畜、农具与现代机器,农村以平房为主的居住环境,有其客观限定要求。让农民全部住进高高的楼房,必然遭致反弹,强制拆迁于是不可避免。由此激化的社会矛盾,将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当经济发展本身由手段变为目的,整个社会的暴戾与异化,将使现代化的征程进入歧途。

  这样的冲突,也在学者于建嵘与江西万载县委书记陈晓平间爆发。受邀前去讲课的于建嵘,号召万载县干部不要去拆百姓房子,要确保个人权利。陈晓平则辩称,为了发展,就得拆迁,否则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吃什么?于建嵘为此怒而离席。

  于建嵘等知识分子的工资,当然不需要从拆迁的收益中来给付,没有拆迁运动,这个社会也不可能是停滞不前的。但万载县委书记之所以振振有词,其实是有着一整套制度与观念的激励在背后做支撑。再回过头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管理办法”,我们不得不慨叹:有些人对这片土地确乎煎得太急!(韩福东 知名媒体人)

编辑:温磊
一键转帖: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