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司机:我们是被逼无奈!
杨家湾镇位于326国道线上,距毕节市50公里,是毕节市西大门,因盛产大蒜而闻名。
提到杨家湾的“黑市油”,除了当地人,不少过路司机一点也不陌生。
11月13日中午12时,在贵毕公路黄泥塘加油站,长长的车队占据了大半幅路面,交警不断指挥疏导等油车辆,其他车辆只能勉强从公路的一侧缓缓通过。
陆胜开一辆大货车,他11日从威宁经毕节,然后到贵阳卸货。
“昨天上午在赫章没有加到油,听说杨家湾有油,为了赶时间只好硬着头皮往前赶,到杨家湾后恰好只剩一点油,就只好买黑市油。”
陆胜说,一公斤12元的“黑市油”,买多了遭不住,他只加了50公斤花了600元钱,勉强到了大方,现在又没有油了。
“加油站一升油是6.59元,一升油大约相当于0.85公斤,黑市油一公斤要12元,比加油站贵了这么多,我们也是被逼无奈啊!”陆胜一脸疑惑地说,加油站都这么紧张,杨家湾咋会“敞开”卖呢?
两天前,汤师傅从贵阳出发送货到毕节,原来300多公里的路程只要4个小时就到了,但这次他足足开了一天。在路上走走停停,一个加油站排队几个小时,加200元钱的油,跑20多公里就没有油了,再排队等几个小时,又加200元钱的油,一路加了好几次油才跑到毕节。
到毕节后又重新拖一车货到赫章,回来时不得不在杨家湾多花了200多元加油。
闲聊中,一名毕节司机这样说,前段时间那些卖黑市油的,许多都是原来存起的,但经过一段时间后都卖完了。“只有杨家湾,一直卖不完,不知到哪里去搞的油?”
记者手记
这样的黑市谁来管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
在交通干线上的加油站,无疑就是一个个保证大动脉流通的“血站”。正因为如此,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加油站的开办和监管都十分严格。
根据国家商务部《成品油市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开办加油站的企业必须“具有稳定的成品油供应渠道,与具有批发经营资格的成品油经营企业签订供油协议”。
而在杨家湾,提到柴油的来源,加油站主均讳莫如深,语焉不详。
根据规定,加油站审批手续也比较复杂,共涉及10多个部门,加油员还得要有资质。
在杨家湾,且不说审批手续、加油员资质,即便是一个普通的安全设施——灭火器,记者也没有看见,油的交易也是用磅秤来称。
杨家湾出现的柴油黑市,为什么没有人来管呢?
一位姓朱的司机告诉记者,这里的“加油站”一般是在门口挂个油瓶,有经验的司机一看就心照不宣。根本没有公开的经营。
如果说杨家湾的“加油站”就像是“地下血站”,蒙骗监管部门过关。那么,在各地均现“柴油荒”的背景之下,这里还在肆无忌惮高价供应,是谁提供给他们的“血”呢?
一个又一个的疑问,过往司机百思不得其解,记者也不得其解。不过,再黑的市场、再绝密的手段,终有揭开神秘面纱之时。除非,这样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贵州商报记者刘坤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