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清华教授网上被骂告百度不封贴吧 明天一审判决
http://news.hsw.cn    来源: 北京晚报  2010-12-16 16:53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假日教授网上挨骂 百度有无责任

  蔡教授:坚信会赢 输不罢休

  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因为主持假日制度改革的研究,被网民在百度建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贴吧,发表辱骂、骚扰言论。因百度拒绝封掉该贴吧,蔡继明遂向法院状告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要求关闭贴吧并赔偿210万元的精神赔偿及维权费用。今年6月此案开庭审理,明天上午9点半,海淀法院将作出一审判决。

  原告蔡继明:侮辱超越了人的底线

  记者昨天采访了蔡继明教授。他说已收到法院通知,明天上午宣判。“我坚信这个案子会赢,百度必须根据起诉书要求删除贴吧并赔礼道歉。”

  如果官司败诉或者没有达到预期的期望,蔡继明表示他会根据今年7月颁布的“侵权责任法”,援引新的法律规定再次起诉百度公司,“我不会就此罢休”。

  作为公众人物是否应该具备承受舆论压力的“肚量”?蔡继明认为,他参与政策决策,可以接受正常的批评,但不能接受人身攻击。“我们的课题组完全是公益性的,没有拿一分钱,也没有站在任何一个特殊或既得利益群体的立场上,没有为特殊阶层谋取利益,”蔡继明说,他没有想到会遇到这种压力——来自网民的侮辱、威胁。

  “普通公民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去反映,但没有必要对我本人、家庭或者课题组进行谩骂,没有任何理由对我个人进行侮辱,这超越了人的底线!”蔡继明略微激动地说,这是国家、政府作出的决策,课题组提出的建议也是经过科学研究的。

  “破口大骂是你的自由,但对别人是侵害,他们敢于在网上这样做,是因为坚信网络是安全的,可以不负责任、为所欲为。”蔡继明说,这种自由是建立在对别人造成伤害的基础上,而网络服务商提供了这种自由,他本身就要承担责任。

  蔡继明认为,和他有类似遭遇的受害人包括著名学者大有人在,他在庭审中始终拒绝和百度达成调解协议,因为“打官司不是为了200万的索赔”,而是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社会正义感”,为其他千千万万被网络侵权的人讨说法。

  被告百度:宣判前暂不表示看法

  今天上午,记者联系到百度公司,百度方面表示对本案暂不发表看法。

  百度公司在庭审答辩时表示,百度在《贴吧规则》中已告知了法律责任,在接到起诉书后,已经删除了涉案的带有侮辱诽谤信息的帖子,其行为符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尽到了事前提示和事后监管义务。所以,百度不存在对原告的侵权行为。百度代理人认为,对法律明令禁止的黄、毒等内容,网站已经设置自动过滤,严格控制类似帖子发表,但不可能延伸到每个人的私权。“面对上百万个贴吧,对每个帖子都进行事先审查,是绝对不可能的。”百度公司表示,个人在网络上遭遇侵权,只能通过投诉解决问题。百度公司拒绝关闭“蔡继明”贴吧,其理由是现实中使用“蔡继明”这一名字的人在200人以上,不具有排他性,网络用户以“蔡继明”为名创设主题吧,不存在侵犯姓名权的问题。

  第三方观点

  网民言论应受法律约束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员莫纪宏认为,网民在网上发表言论也应受到法律的约束,任何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对公民个人表达不满。

  而网站管理者也应在发现侵权行为后采取一定措施,比如删帖,断开链接等,起到停止侵害的作用。至于本案中百度是否已经采取措施停止侵害,需要法院根据证据判定。

  百度不能关闭贴吧的理由是有重名的人,法律专家认为,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原告方提供的证据确定,如果通过帖子内容很容易就能确定被侵权人,就不能避免侵权责任。另就“隐私权”而言,不是说曾经公开就不再是隐私权,就可以随便传播。

  案件回顾

  2006年,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组建了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通过调研,课题组向全国假日办提出“变‘黄金周’集中休假为分散休假,同时增加部分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的建议。

  此后蔡继明发现,有网民在百度开设“蔡继明吧”,蔡继明的教授身份被改为“蔡叫兽”,他的照片被换上了狗的头像,称之为“蔡狗”,,还有人通过“人肉搜索”,在贴吧上公布了蔡继明的家庭电话、手机号码和电子邮箱,发动对假日调整不满的网民骚扰蔡继明,甚至有网民直接给蔡继明打电话扬言要杀他。蔡继明统计,从2007年12月至今,仅在百度“蔡继明吧”,侮辱的帖子有3000多条。

编辑:温磊
一键转帖: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