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给“睡觉”的律令装上警醒的闹钟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1-01-04 03:55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男子高院门前扬言自爆
男子高院门前扬言自爆
政府办公楼白宫故宫皆有
政府办公楼白宫故宫皆有
·山西孕妇一家遭放射事故致其女儿成年后智商仅46
·特等功臣守清贫未留1分钱遗产 曾生擒豫西匪首
·咸阳一女生被警车撞骨折 警方:因砍人警情急出警
·男子收上百求爱电话 因手机号在交友节目被误公布
·市民畅谈与西安名片的故事:爱上兵马俑爱上这座城
·潍坊现城管秒杀式罚款 从拍照到贴罚单不超五秒
 

  ■ 马九器

  昨天央视新闻里滚动播放西班牙开始实施欧洲最严格禁烟令的消息,印象最深的是西班牙人的反应:很多商家忧心忡忡,抱怨不断,称此举让经营场所收入减少云云——— 看来人家真把禁烟令当回事了啊。

  没去过西班牙,不知道人家禁烟是谁来执法、如何执法、违规者如何面对执法,但心里多少有些不解:把酒吧、餐厅都列为禁烟场所,如此不近人情、法要责众的做法,能推行下去吗?我们的生活经验告诉我,禁烟这回事儿,比起计划生育的难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顺手就可以举出例子。《楚天都市报》昨天报道:去年5月,武汉市对医疗机构作出全面禁烟规定,2011年1月1日起全面禁烟,可这几天记者走访发现,控烟效果不明显,禁烟令在不少地方甚至就是一张废纸。事实上,去年5月,一部更具权威性的禁烟令 《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由卫生部颁布,要求今年实现医卫机构全面禁烟目标。

  据说此举关涉几亿烟民,按理到了2011年大家都应该像很多西班牙人一样,忧心忡忡:政策会影响自己的习惯和收益。可是,这条律令好像蒸发了,几乎没有多少人关注它的存在,更没有多少人对它忧心,在公共场所尤其在医卫机构,该抽的一如既往地抽,墙上的禁烟标志仿佛一张装饰画,禁烟令也大多躺在纸上睡大觉。这不是危言耸听,有据为证:武汉市政府参事郑友德介绍,我国150个城市和地区颁布了公共场所禁烟规定,但大都有规难行。由此可见,睡大觉的岂止卫生部的一个禁烟令,禁烟的床铺上睡满了各地形形色色的禁烟令,绘就了一幅徒具观赏性、讽喻性的漫画。

  事实上,禁烟令的遭遇不是孤本,在它的周围还“睡”着一些境遇相同的各类律令,比如诸多矿难背后一个个关涉安全的制度规定,比如食品安全事故背后一个个白纸黑字的规范。这一现象可以概括为“观赏性制度”、“选择性执法”、“立法容易执法难”,折射出中国法治正从基础性的“立法阶段”亟待向更高层级的“执法阶段”转型,也迫切要求改善并建立一套系统性的体制力量,敦促好的律令能普照每一片土地每一个人。

  无论是禁烟令,还是遏制矿难令、杜绝食品事故令,都呈现出一对尖锐的矛盾:一方面律令很民生令人期盼,另一方面律令在实施中往往睡大觉令人沮丧。核心不在于律令不够细密、不够重视、不具可操作性,而在于律令终究靠人来执行,一旦执法主体缺乏监督制约的力量,所谓无压力便无动力,靠制度实行者自身的素质与道德,往往难免顾此失彼。

  所以,在制度设计上引入更多监督制约的力量,让公众、让人大、让舆论等成为执法者的裁判和评委,无异于给那些 “睡觉”的律令装上警醒的闹钟,有不敢懈怠的执法主体才会造就永不懈怠的律令,才能为民生福祉的普遍受惠保驾护航。

编辑:梁铮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