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新华社称对家乐福等价格欺诈行为处罚不够狠
http://news.hsw.cn    来源: 新华网  2011-01-31 10:54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男子高院门前扬言自爆
男子高院门前扬言自爆
政府办公楼白宫故宫皆有
政府办公楼白宫故宫皆有
·山西孕妇一家遭放射事故致其女儿成年后智商仅46
·特等功臣守清贫未留1分钱遗产 曾生擒豫西匪首
·咸阳一女生被警车撞骨折 警方:因砍人警情急出警
·男子收上百求爱电话 因手机号在交友节目被误公布
·市民畅谈与西安名片的故事:爱上兵马俑爱上这座城
·潍坊现城管秒杀式罚款 从拍照到贴罚单不超五秒
 

  新华网上海1月31日电(记者杨金志)最近,发展改革委点名指出,家乐福在我国部分城市的连锁店存在虚构原价、低价招徕顾客高价结算、不履行价格承诺、误导性价格标示等欺诈行为。同时被点名的还有另一国际零售巨头沃尔玛。

  国际知名的零售业巨头,居然在价格标签上动手脚、想歪脑筋,玩弄的是消费者感情,透支的是自己的信誉,着实令人窝火愤懑!有人指出,家乐福等公司在国外的经营活动都是规规矩矩的,并没有爆出类似的“下三滥”手法。原因何在?不是良心发现,而是违规经营的风险实在太大,守法经营是不二法门。

  如今,对于家乐福违规经营的批评指责已经是铺天盖地,家乐福都应该牢记在心、痛下决心整改。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的是,如果不对此次事件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进行反思,不进行制度上的完善,还不知道会有多少“阴阳标签”隐藏在我们身边,也无法杜绝下一个“家乐福”出现,甚至无法杜绝违规商家躲过风头后故伎重演。一句话,整顿“阴阳标签”,必须用“霹雳手段”。

  首先是罚得还不够疼、不够狠。最近,上海、昆明等地物价部门对存在价格欺诈行为的家乐福超市门店各开出50万元的罚单,而这已经是依法作出的“最高处罚”。我国消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只能按照消费金额两倍处罚。在这种条件下,商家就会“核算”侵权和惩戒的成本,会觉得还是侵权“划算”。而在其他一些国家,类似的事情可以处以百倍以上的处罚,就是要罚得你肉痛不已、伏地求饶甚至是倾家荡产。

  其次是司法保护的力度还不够大。法律专家指出,消费者维权事件尤其适用“公益诉讼”或者“集团诉讼”。这是因为,单个的消费者可能只损失几十元,除非是王海,不可能为了几十元钱去打官司,因为司法成本太高,力量对比悬殊。而“集团诉讼”的法理基础是,大公司侵犯的是不特定多数人的权利。

  在国外,律师可以征集当事人参与诉讼;在没有拿到赔偿金之前,当事人不用支付律师费和诉讼费。事实上,很多针对大公司的集团诉讼最终是以和解结案的,金额动辄以上亿元美金计。这实际上还是大公司主动向消费者“讨饶”。因为如果听候法院判决的话,赔付金额可能还要翻上几番。事实上,我国民事诉讼法已经有“共同诉讼”和“代表人诉讼”的规定,其性质与“集团诉讼”如出一辙,惜乎实际运用中还有诸多不顺。

  第三是行政执法还有改进空间。在此次家乐福“阴阳标签”事件中,物价部门做了不少工作,值得肯定;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就是物价部门的本职工作,如果不做,就是渎职,而且应该做得更及时、更有效。

  政府部门或许有很多理由,诸如执法力量不够、违法行为比较隐蔽等等,但应该做的是举一反三,肃清行业“潜规则”,开展市场整顿,形成长效机制。可以进行一些合理的制度设计,例如在超市里、消费者中培养一些价格监督员,充分发动群众的力量。当前,我国的行政执法已经过了“无法可依”的阶段,亟待解决的就是“有法必依”问题。

编辑:温磊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