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香港导游与内地游客冲突续:7日将接受法院提讯
http://news.hsw.cn    来源: 凤凰网  2011-02-07 10:20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男子高院门前扬言自爆
男子高院门前扬言自爆
政府办公楼白宫故宫皆有
政府办公楼白宫故宫皆有
·山西孕妇一家遭放射事故致其女儿成年后智商仅46
·特等功臣守清贫未留1分钱遗产 曾生擒豫西匪首
·咸阳一女生被警车撞骨折 警方:因砍人警情急出警
·男子收上百求爱电话 因手机号在交友节目被误公布
·市民畅谈与西安名片的故事:爱上兵马俑爱上这座城
·潍坊现城管秒杀式罚款 从拍照到贴罚单不超五秒
 

  5日上午,香港发生导游与内地游客互殴事件。因游客没有在导游指定的珠宝店购物,而遭到这名女导游的辱骂,最后发展到双方互殴。报警后,警方将香港导游和内地领队以及两名游客拘捕。目前,双方都获准保释,将于7日由法院提讯。

  警署

  导游、内地游客均称遭袭击

  5日上午11时16分,香港九龙红磡分区警署接到报案,在九龙土瓜湾新马头街发生一起香港导游和跟团内地游客冲突事件。香港警察公共关系科新闻主任梁小姐表示,37岁的林姓香港女导游和一名40岁的安徽男子因言语争执引起肢体冲突,随后两名分别为27岁和40岁的女子进行劝架。

  女导游报警后4人均被警方拘留,其中40岁的男女游客为内地夫妇,4人均称遭受袭击。37岁女导游和27岁女子分别头部、脸部受伤送往伊丽莎白医院,40岁内地夫妇被拘留警署后不久称不适送院。

  游客

  “旅游团未购物,导游脏话谩骂”

  据了解,该旅行团共有33名团友,为香港友佳旅行社的3天香港游旅行团。一名游客称,5日早上被女导游安排到一家珠宝店购物,在店内逗留超过2小时,最后团队游客并无购物,导游便用脏话谩骂他们,接着便发生争执。

  事发当天,该4名当事人被拘留于红磡分区警署接受调查。

  事情发生后,旅行社派出了另一名导游继续行程。该团游客表示,这两日的行程频频换导游,至少见过4名接待人员了,但行程表上的导游则从未出现。也有团友表示,5日是3天行程的第二天,本来安排全天购物,后来下午改道黄大仙祠和星光大道参观。

  旅行社

  电话无人接,大门无人开

  记者通过电话和香港友佳旅行社联系求证,却一直无人接听,随即赶往位于佐敦山林道的友佳旅行社总部。透过紧锁的玻璃门,记者看到里面有四五名工作人员在忙碌着,记者按了数次门铃,等待十多分钟,却无人应门理会。

  在旅行社门口,记者看到旅行社向导游发出的《重要通告》,里面写道:“由2011年1月21日接团起,所有团体必须吃×××餐厅或者××餐厅一正餐。如果发现不按指示则罚款HKD500/团。请各位导游一定配合。”直至5日晚10时截稿,记者仍未能与该旅行社取得联系。

  最新进展

  双方7日接受香港法院提讯

  当晚,香港警方将内地领队放回;香港导游和两名内地游客,昨天也获准保释。安徽游客在接受采访时说,事件都是误会。因为没有与导游仔细沟通而引起,误会现已消除。

  香港法律规定,警方拘捕疑犯最多只能拘留48小时,到时如未告上法庭就要放人。警方发言人表示,涉案导游及游客,因在公众地方打架罪名,将在7日由九龙城裁判法院提讯。

  新闻回顾

  港遏制导游强迫购物遭抵制  【详细】

  去年香港导游“阿珍”辱骂内地游客购物不够多,被拍视频放到网上掀起轩然大波,令全国哗然。随后香港旅游业议会急推十大指引。其中重要的举措包括“一团一导游”,以及对旅行社和导游实施“记分制”等。该十大措施已于本月1日起实施。

  按照“记分制”规定,导游每次违规,除受到包括警告、罚款或暂停资格等处分外,还会按照严重性被记取0至20分不等,两年内首次记满30分则暂停导游资格3个月,再满30分停6个月,3次则撤销导游证。

  然而这十大指引尚未实施之时已引发香港内地团导游强烈反弹。1月9日香港导游总工会发起1700名导游和旅游巴士司机集会及游行到政府总部表达不满,要求暂缓推行十大指引,更称该十大指引为“十大酷刑”。

  对于5日女导游和内地游客打斗事件,香港导游总工会会长黄嘉毅表示不太了解事情详情,同时指出,目前香港导游几乎没有基本底薪,绝大部分收入是通过购物抽取佣金,“香港导游的薪酬结构不合理,而近日实施的十大指引根本没考虑导游的薪酬情况。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后还会继续发生这种冲突”。

编辑:陈晨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