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公车私用收费:科学监督还是“障眼法”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1-02-24 05:08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男子高院门前扬言自爆
男子高院门前扬言自爆
政府办公楼白宫故宫皆有
政府办公楼白宫故宫皆有
·山西孕妇一家遭放射事故致其女儿成年后智商仅46
·特等功臣守清贫未留1分钱遗产 曾生擒豫西匪首
·咸阳一女生被警车撞骨折 警方:因砍人警情急出警
·男子收上百求爱电话 因手机号在交友节目被误公布
·市民畅谈与西安名片的故事:爱上兵马俑爱上这座城
·潍坊现城管秒杀式罚款 从拍照到贴罚单不超五秒
 

  ■ 田德政

  广州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苏志佳日前透露:未来广州市公车将安装GPS跟踪系统和身份识别系统,实行分级管理,经批准非公务用车将采取有偿使用措施,试点单位估算,拟按照每公里1.5~1.7元收费。这措施闻所未闻,颇有新意,但仔细一琢磨,却又有很多疑问。笔者用以下“七问”破题:1给公车安装GPS的初衷是什么

  现在公车私用现象日益严重,不但造成极大的浪费,还影响了公职人员的形象,让老百姓深恶痛绝。每一辆公务车都安装GPS,就是希望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将公车“定位”,把握清楚哪些在公用哪些是私用,以便加强监管。2会不会给公车私用披上合法外衣

  好不容易安装GPS,一旦“私用收费”,可能让其威力大减。公车私用是被国家明令禁止的,属于腐败行为,因此才需要监管。“拟有偿使用”很可能结果是,绕过是否合法这个关键问题,去讨论该收多少钱才合理,这样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就是欲把一个违法的事情以收费的名义给“洗”白。这让人心生忧虑——— 隐性福利是不是可以“显形”了。3公车难道可以成为“出租车”

  交钱了就可以私用了,那还叫公车吗?如果官员通过交一定费用就可以把公车作私用,那么作为纳税人是不是也可以交纳一定的费用,把公车租出来私用?如果不能,那官员又凭什么可以?虽然有一句“经批准”做限定,但了解官场的都知道,这道防线很难有多少力道。这看起来像是抬杠,但大道理上就是这么回事儿。4谁来监管,如何收费

  假如“有偿使用”这种制度成立,那么又如何来界定什么时候车子是因公使用,什么时间是在办私事呢?GPS可以知道你到了什么地方,但不知道你是因公还是因私而去——— 即便揪住你“私用”了,是不是回来补交点“费用”就行了?再说了,每公里1.5~1.7元,这价格是不是比出租车还便宜啊?单位真的能收上来吗?会计敢收一、二把手的车费钱吗?如果这些事都由纪检部门来监督,能监督得过来吗?如果这些基本的东西界定不清,这样的改革是不是流于形式呢?5“有偿使用”改革真的一无是处吗

  当然不是。至少广州市已经认识到公车私用这种现象,是不得人心的,是需要进行改革,并且也正在积极地想办法。这种“有偿”思路里还触及到了另外的命题:是不是公车停在那里不用,就不是浪费?怎么有效用好公车资源?它还有助于我们警惕廓清“公私不分”的逻辑,另外,尖端的技术如何和科学的管理思路相结合,产生科学的监管?6为什么很多地方公车改革徒具形式

  不触及问题的本质,不愿触及既得利益。这些年来公车使用对许多地方而言,都是一笔糊涂账,公车使用数量、使用情况都不对社会公开,尤其是财政口袋口子扎得不紧。因为信息不对称,对公车使用就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不少地方改革措施的制订者本身就是利益享有者,改来改去竟然搞出“天价车补”,这种徒具形式甚至是以权谋私的改革值得警惕。7中国式“公车困境”到底怎样求解

  多地搞花架子,决定了改革必须统一布局,从上往下推动。对于公车做清标识,接受公众监督,是最起码的;对于某些地方取消公务车,改成集体租赁使用,是可以考虑的;最最关键的是,要从公布三公消费的账目做起,管好钱袋子,在财政预算上做文章。这需要人大的推动,也可能是中国式“公车困局”勇敢破题的关键所在。

编辑:赵萌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