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中国主题博物馆关门,山寨“兵马俑”遭抢购。

烧纸俑的砖窑边满地皆是残缺的俑

半成品跪射士兵俑
昨日,一条来自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消息被网友在新浪微博转发后,立即引来不少网友的关注和热议。网帖称,中国兵马俑复制品遭美国民众“哄抢”。
据报道“美国休斯敦一家名为‘紫金园’的中国主题公园因修高速路而关闭,并为此对园内陈列的兵马俑复制品进行‘甩卖’。大大出乎园方意料的是,这些复制品受到当地民众的热捧,在2月19日的‘最后甩卖’中,有数百人排队前来购买。小的复制品价格是100美元,而与实物同等大小的,则卖到每件250美元。”
喜爱中国文化的当地居民一听说甩卖兵马俑复制品,就于甩卖当日早早地来到了“紫金园”门口排队。一名美国麻醉医生说,她之前已经看好几个“兵马俑”了,这次来就是把它们拿下,两天时间她总共买走了10件兵马俑复制品,她还说:“这些士兵将守护我和我的家庭。”
还有的人表示将这些“兵马俑”买回家好好珍藏起来,并留给他们的孩子,他们的孩子一定会好好珍藏的,因为这些“宝贝”是如此的特别,并且孩子们会将这些当做历史的一部分,珍藏“历史”。
网友议论
走,到美国去卖“兵马俑”
看到老外疯抢“兵马俑”的消息,的确是让陕西的网友得意了不少,也让国内其他地方的网友羡慕了不少。
金倩宝宝520:疯抢中国复制文化,是不是感觉有点骄傲呢。
饶饶饶:那么贵,我去西安学做兵马俑,然后去美国卖。
懒猫millie:中国风,呼啦啦的刮啊。
水晶花泥:唉,抢了咱临潼的生意,应该交个版权税什么的……
小_瑷:走,五月去西安。
躺在沙滩上的猪:中国历史悠久啊,哪能是那些别的国家能比的呢,你看还不是抢购我们的?
昆哈:可见美国人对我们的中华文明还是感兴趣的,反之我认识的朋友大多对历史文化逐渐失去兴趣,包括我也是,信息爆炸,无法集中注意力。
夜在滇池路:那我是不是也应该考虑在ebay上开个全球购?纯madeinchina,价格全以苹果在国内定价为标准。
问卷调查
94%的外国游客喜欢兵马俑
除了鼓噪于耳边的秦腔之外,西安城的前世今生和拖着王朝背影的街头风景,一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西安。古老的城墙下、北院门的石板街道经常能够看到黄头发、白皮肤的身影走过,震撼人心的兵马俑前也留下无数老外的唏嘘感叹。
此前曾有媒体设计了100份“老外眼里的西安”的英文问卷调查,旨在了解“老外来西安想看到什么”。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显示,94%的外国游客填写了兵马俑。
有网友发的帖子中写了这样一段话:“我并不喜欢历史,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于西安这座有着辉煌历史古都的向往,兵马俑的神韵、古城墙的雄伟让任何一个人都没有拒绝的理由……”而这些恰恰也是西安人引以为豪的所在。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他们来西安要寻找和感受的都是那厚重庄严的历史。如果要看500年的历史就去北京,如果要看3000年的历史就来西安,正如一句经典的比喻,“中国就像一棵参天大树,北京是树冠,西安则是树根。”
记者探营
仿制厂每人一天可做200个“俑”
老外缘何对兵马俑情有独钟?昨日下午,记者驱车来到兵马俑的故乡——西安市临潼区,带您解密兵马俑复制品的制作过程。
在博物馆停车场附近遍布着大小不一的兵马俑仿制工艺品店,其销售以一盒五人装,人物高度为15厘米的规格商品为多数,平均价格在5元至2000元不等。据商家介绍,仿制品大多是用陶烧制而成的,部分看上去“金光闪闪”的俑则是用铜陶所制,里面添加了铜水和铅水。当记者询问商家是否知道兵马俑在国外遭哄抢时,几乎所有的人都称“没听过”。
随后,在秦俑村的一个农家小院中记者看到,身高为45厘米的将军俑半成品摆满了整个院子的空地,两名女子正在用泥水为俑上色“复旧”。据小院的主人介绍,现在是仿制品的淡季,“游客少,竞争激烈。”
在一位村民的带领下,记者前往该村一处仿制品加工厂,受客流量的影响,加工厂门锁紧闭,看上去一片萧条。从窗户上朝里面眺望,只见偌大的“厂房”中摆放着大量未经烘烤、未上色的半成品,大小不一的将军、跪射士兵、武士、军吏、马等仿制品一应俱全。
在“厂房”的背后,记者看到两孔用于烧制俑的“砖窑”旁边,残缺的俑满地皆是。“隔几天开炉烘烤一次,这里没有上班的概念,工人都是村里人,只要有时间,他们随时可以来上班,想多挣的就手快多干,不想干的可以不来。”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村民介绍,“工人每人每天至少做200个,平均每人月工资能拿1000多元,最高工资达到近2000元。”
制作流程
7道工序 7天制出“兵马俑”
兵马俑复制品在美国被疯抢,一些网友就想着学制作兵马俑复制品赚钱,那么,究竟这些“兵马俑”是如何制成的呢?从事兵马俑复制近20年的张先生介绍,一件兵马俑从“胶泥”到“成品”至少需要7道工序,历时7天。
第一步:从兵马俑博物馆附近选择上好的红胶泥,使土发酵,变松。
第二步:工人用脚踩泥,使泥达到一定的柔软性和黏性。
第三步:根据佣的姿态和大小,选择不同的模具,再将发酵的红胶泥灌进模具中。
第四步:拆卸模具,在俑的脸部进行细致雕刻,使得每一个俑的表情有所不同。
第五步:将成型的俑放在室内自然阴干,至少需要5天。
第六步:进俑装窑小火慢烤2天,之后改为高温烘烤。
第七步:打开窑门出炉。(文/图 本报记者 王梅 宋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