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10万元20年可变成3亿元”,如此诱人的回报能否实现?以“孔子”为大旗,以“复利”为号召,“香港孔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所宣称的收益率到底是真是假?其所谓“全球投资”的相关资质又是如何?其在内地“募资”是否涉嫌违规违法?
“投10万元,20年后,将收获3个亿!”一直教人重义轻利的孔圣人,或许怎么也不会想到,他辞世2000多年后,自己居然和一家号称注册地在香港的“孔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挂上了钩,而且收益如此充满诱惑!
按照该公司的“孔子复利”(复利,俗称“息生息”、“利滚利”,意指由未支取利息按照本金的利率赚取的新利息,不仅本金产生利息,利息也产生利息)计算模式,若投资者投入10万元人民币,以年均50%的复利率计算,20年后,内地购买者将收获3.325亿……算法没错,问题是谁能保证连续20年复利50%?
为了一探究竟,本报记者先后两次赴沪对这家号称“已募资16亿元”以上的公司。就惊人的收益、是否具有合法的经营资格……展开了长时间的调查。
网站自曝:“多年收益率超50%”
“十年内完胜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世界经济衰退、2007年次贷危机3次特大危机;2008年收益率高达30%,收益率居全球顶级水平。”
这不是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年报,也非索罗斯所辖量子基金的战果。这是一家名为“孔子国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孔子国际”)的“成绩单”。
打开该公司网站可看到如下内容:“孔子国际复利,国际领先的终身复利家园;10~100倍财富提升:复利大师20年收益可高达20~200倍……”据其公开资料宣称,孔子国际在全球投资石油、黄金、股票、外汇、农产品、国债、利率等20多个项目,其已发行的两款复利产品——恒顺复利1号环球宏观基金、恒顺复利3号环球宏观基金,受到全球投资者追捧。
在其网站一个“复利经典案例”的栏目中,就有这样的说法:“2007年股灾和次贷危机以来,收益仍超50%;2001年度股灾和衰退,收益仍超50%;1998年度股灾和金融危机,收益仍超50%。”
理财经理自称:“西安的销售配额已经不多了”
2010年3月26日,上海市外滩金陵东路光明大厦22楼的一处写字间,孔子国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不大的办公区装修得古色古香,屋顶上挂着红色的宫灯,门口的一面装饰墙上浮雕着两条龙环抱着“孔子国际全球投资俱乐部”的字样。
记者以客户身份造访孔子国际上海代表处,一位自称李敏的理财经理反复向记者推介他们的产品,甚至在得知记者来自西安之后还表示,恒顺环球复利在西安的销售配额已经不多了,“如果你确定要投资,我可以帮你争取到名额。”
李敏还劝记者尽快申请,“西安的名额不多,已经有很多西安人买了,你想买的话,赶紧在我们网站上申请一个复利账号,有了这个账号就有资格购买了。”
在当时的交谈中,李敏一直催促记者尽快做出决定,购买他们的产品。“1号和3号已经卖完了,现在只能买5号和6号复利产品。”李敏告诉记者,这两款产品最低起售额为3万元人民币,封闭期3年。每年的最低收益率能达到10%以上的复利。“如果你现在购买100万元,20年后最少能获得673万元。”按照宣传资料上的图表,李敏还给记者算起账来。
一问
代表处有无资质卖理财产品?
2010年8月31日上午,还在同一间办公室,一身黑色旗袍的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女士,她的说法和此前记者于3月采访的那位理财经理的说法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作为代表处,我们只是做复利投资的教育和联络。”
但记者却在8月30日的某人才招聘网站发现,孔子国际发布的招聘信息其招聘岗位为“客服部经理”和“渠道部经理”,除了常规要求,两者都提到了“销售”经验。
随后,记者在上海市工商局查询到孔子国际的登记资料。该资料显示,孔子国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的经营范围仅限于“从事投资管理咨询的业务联络”。而就代表处是否有资质在内地销售理财产品的疑问,张洁给记者的电子邮件回复中并未作答。
对此,记者采访了上海市银监局。该局非银行金融监管处的一位杨姓负责人表示,这类公司现在并不在银监局的监管范围内,“这要看他们是否在工商部门注册。”对于其销售理财产品是否合法的疑问,该工作人员表示,由于不在银监局监管范围内,无法监管,但如果其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经营范围中没有注明,就属违规行为。
二问
所签合同是否受到现行法律保护?
在去年3月份的采访中,当记者表示,自己的一位朋友有意购买其另一款名为“企业战略管理复利”的产品后,李敏带来了一位自称张俊博士的投资顾问。据张俊介绍,“公司注册地在香港,1994年起,我们胡总(孔子国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益三)就开始从事全球投资;上海的办事处是在2006年开始设立的。”
记者试图打听正在发行的复利产品的销售情况。张俊以募集尚未结束不便透露为由拒绝回答。不过,他告诉记者,此前发售的恒顺环球复利1号和3号,“各有6000个和10000个账户,每个账户最低额度为10万元起,已经‘售罄’。”
“也就是说前两个复利产品最少已经募集了16亿元?”对于记者的提问,这位张俊博士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香港时富金融咨询服务中心西安办事处负责人宋金毅认为,从目前情况看,该公司应该是一个代客理财的资产管理公司。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如果这家公司是香港基金或保险类公司,那么按照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金融管理规定,投资者在签订协议时,需要本人到香港公司的柜台签署具体协议,否则只可能是“地下保单”,将不受现行法律保护。如果该公司在香港以外地区直接和投资者签署投资协议,至少可以说是难以得到现行法律保护的。
关于这一点,记者曾询问该公司工作人员,据李敏称,“对于外地的投资人,合同将会邮寄给本人,然后由投资者签订后回寄,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