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讯(记者李奎通讯员陈卉灵王惠来)“老赖”何某隐身躲债5年毫无音讯,却被车辆限购令逼得现了身。
今天上午,记者从门头沟法院获悉,在北京车辆限购令出台后,想换新车的何某不得不主动找到法院,缴纳了拖欠数年之久的1万余元执行款。
2002年10月,何某与某加油站签订供油协议。截至2003年9月,何某共赊欠该加油站柴油款1万余元,其后迟迟不肯给付。后经法院判决,判定何某偿还该笔货款。2005年8月,加油站向门头沟区法院申请执行。
执行中,执行法官发现,何某早已“失踪”,后经多方查找均未找到何某下落。何某的名下除一辆车辆外,无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于是执行法官迅速将该车辆予以查封。但由于一直未找到该实际车辆,无法进行评估拍卖,案件一度中止执行。
其间,执行法官一边在到期后对被封车辆做续封手续,一边查找何某和其名下被查封的车辆的下落,但均无收获,而加油站一方也找不到何某。
2010年12月底,北京出台车辆限购令。2011年3月,“潜水”长达5年的被执行人何某突然和执行法官联系,称要缴纳案款,希望法院尽快将其车辆解封。
经核实得知,长期躲债的被执行人何某,因被查封的车辆已经破旧想换一辆新车,但由于新出台的限购令,其名下已有车号,不可再取得新号。如果想要购新车,只能将旧车报废,再用原来的车号给新车办理手续。
由于法院在程序上已将其旧车查封,虽然何某掌握并使用旧车,但仍无法办理报废相关手续。权衡许久,何某决定主动缴纳案款,使自己名下的车号恢复正常,以此购买新车。
至此,在车辆限购令的“逼迫”下,该起案件得以顺利执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