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上海百万家庭电费大增 电力公司称误操作(图)
http://news.hsw.cn    来源: 中财网  2011-03-10 16:43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男子高院门前扬言自爆
男子高院门前扬言自爆
政府办公楼白宫故宫皆有
政府办公楼白宫故宫皆有
·山西孕妇一家遭放射事故致其女儿成年后智商仅46
·特等功臣守清贫未留1分钱遗产 曾生擒豫西匪首
·咸阳一女生被警车撞骨折 警方:因砍人警情急出警
·男子收上百求爱电话 因手机号在交友节目被误公布
·市民畅谈与西安名片的故事:爱上兵马俑爱上这座城
·潍坊现城管秒杀式罚款 从拍照到贴罚单不超五秒
 

  百万家庭电费较大比例上涨

  上海市电力公司对外联络部主任兼公共关系处处长吴宜萍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此次事件中,共有约100多万家庭月电费出现"较大比例上涨",分布上海各个区域,但她并未透露其中有多少用户电费翻倍。"大多数用户电费增长属正常现象,少数用户电费激增,是由于电力公司失误所致。"

  "如果这100多万用户中的百分之一,就是1万居民不满电量飙升,将形成很大的意见。"吴宜萍表示,这些居民电费激增,大部分系个人用电消费激增所致。

  已有用户电费增长被确认为系电力公司操作失误原因,前述好世凤凰城业主即为一例。吴宜萍说:"偶尔才出现一个抄表机发生问题,1月也只有这一台抄表机出现了问题"。吴宜萍承诺,"多收的电费,我们会在3月的账单中一并退回给居民,目前已经开始了这项工作"。

  居民用电量激增原因众多

  "其实,上海居民用电量增加很正常。"吴宜萍表示,主要原因是今年1月份是34年来同期最冷的月份,居民取暖用电量相应大幅度提高。上海市气象局发布的信息显示,今年1月,上海较常年偏低2.3℃,为34年来同期最寒冷,平均气温仅2℃。

  "另外一个原因是个人消费因素。"吴宜萍表示,因为上海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电器增多,也会加大用电量。经监测,今年春节上海持续低温,上海用电负荷曾经连续5次创新高,最高用电负荷达到2200万千瓦,总体用电量大幅度增加。

  另外,上海市居民用电自2008年以来,每年用电总量以约14%的幅度递增,今年与去年相比,增长16%。"电费门"事件后,电力公司做了一个数据对比发现,上海市居民用电今年1月比去年12月增长了40%。

  "今年1月居民用电量激增还有一个特殊原因。"吴宜萍介绍,这与公司抄表周期有关。通常情况下,电力公司抄表时间在当月5~20日,可是按照法定假日,2月9日才上班,这样抄表日期延迟了四五天。这样,由2月抄表的用电量,减去1月份抄表的用电量,得出的元月电费,就比平常多出4~10天不等的电量。

  "其实,每年春节都会电费激增,这个由来已久。"吴宜萍说,往年也有人投诉,但是今年反应最为激烈,"这主要是网络的放大效应"。

  上海市金茂凯德律所邵彩华律师则告诉记者,向其反映电费猛增现象的市民颇多,"正在跟当事人接洽,有部分用户提出起诉的意向。但在调查取证上,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难度。如果掌握核心证据,将会选择起诉"。

  调查结论尚未公布

  上海市经信委目前已介入该起事件的调查,但目前尚未发布调查结论。

  上海市居民2月份用电量即将公布,"(2月份用电量)大幅度下降,很多居民用电量比1月份减少一半,但也有少数居民用电量继续维持高位。"上海市电力公司人士称。

  争议声中,上海新一轮智能电表更换已经启动。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上海市所有家庭将全部更换为智能电表,以配合智能电网建设与阶梯电价的实施。自2010年8月起,智能电表逐步在上海市内铺开。目前,上海青浦、金山、嘉定、浦东新区等地数万户居民已将原有的电表更换为智能电表。(每日经济新闻 孙嘉夏 朱琼华)

编辑:赵萌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