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重庆扶贫政策遭暗箱操作 干部截留群众补助款
http://news.hsw.cn    来源: 新华网  2011-04-07 13:57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组图:超逼真的立体纹身
组图:超逼真的立体纹身
走近福州90后入殓师
走近福州90后入殓师
·琼瑶剧童星20年后聚会照曝光 引发观众感慨(图)
·富二代讲自身烦恼:每天睡到自然醒梦想难成真
·音乐学院否认药家鑫师妹为本校生 称杀人应受严惩
·车城起火保安报警被批评 负责人称应先请示领导
·歌颂《县委书记》视频被热传 网友称“马屁之作”
·超级网虫连续上网454小时 有专职保姆看护(图)
 

  政府倾力“扶贫”贪官卖力“劫贫” 重庆部分困难群体遭“权力打劫”追踪

  “芙蓉王?我抽的是软中华。”这是重庆三峡库区巫山县曲池乡原乡干部邓川对村民说的话。为领到每人3000元的生态补偿款,村民设宴招待邓川,并奉上香烟“芙蓉王”,不料遭遇冷脸。

  其实,政府补偿标准应是每人5000元,邓川还截留了2000元。近3年间,重庆检察机关查办了1977名贪官污吏,涉及惠农资金、社会保障多个领域,涉案金额11.8亿元,许多受害者是低收入群体。

  本是最需帮扶的低收入人群,为何在一些地方屡被“选择性打劫”?

  “扶贫”变“劫贫” 惠民款成“唐僧肉”

  随着政府财力增强,国家惠民政策的“含金量”越来越高。在许多地方,针对低收入人群的补助达几十种,已成为困难群众重要的生活依靠和心理依托。

  在重庆农村,农民最多能享受约20项优惠政策,包括家电下乡补贴、计划生育奖励、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资农机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助、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村沼气国债项目等。在不少城镇,除居民户籍福利政策外,针对困难群体的补助或补贴也不少。

  然而,一些基层干部却变身“抽水机”,使“让利于民”变为“让利于权”。据重庆市检察院第二分院介绍,近年来该院查处的侵占移民资金、扶贫资金、征地补偿等侵农害农职务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乡镇、村社干部“集体腐败”现象突出,窝案串案率在七成以上。

  调查显示,惠民款变成“唐僧肉”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贪污“私分”惠民款。云阳县普安乡近期挖出干部集体腐败窝案,包括书记、乡长、副书记、副乡长、乡财政办主任等12名干部私分公款数十次,侵吞计生款、移民款、饮水工程款等上百万元。

  其次是虚报人头“吃空饷”。城口县明中乡双利村原村支书、村主任和村会计合伙,在退耕还林工程中虚报户头,多领了补助款12万余元;奉节县林场原场长、副场长、会计、出纳等合伙虚列支出,贪污封山育林和退耕荒山造林款13万余元。

  再次是官商勾结“吃回扣”。大渡口区劳动局原局长杨某借分配农民工培训指标之机敛财,大肆收取“好处费”。一些学校重金“买”得培训指标后,只好搞“缩水”培训,农民工基本学不到技能。

  惠民政策被“架空” 暗箱操作是关键

  记者发现,被“劫贫”的低收入群体往往地处偏远,社会关系简单,信息渠道有限,容易被蒙蔽,这为不法干部“截留”惠民政策提供了机会。

  在重庆一些农村,尽管村务公开已喊多年,但部分干部仍在搞“半公开”或“假公开”。巫山县曲池乡原乡干部邓川一直欺上瞒下,向偏远山区村民传达“打了折”的补偿标准。此外,他还侵占了群众的异地移民搬迁费、危房改造扶贫资金和种粮直补。一名受害村民说:“干部怎么讲,就只能怎么信,补偿情况一直没公示明白。”

  即便城市社区,一些困难居民也不熟悉惠民政策。重庆一位基层社区干部告诉记者,在家访时发现,有的下岗居民为开服装店没本钱发愁,根本不知道能办免息小额优惠贷款。

  另一个原因是,一些惠民款补助面广人多,在申报、审核、监督等环节弹性大、漏洞多,为权力寻租提供了良机。前不久重庆城口县挖出一起套取“家电下乡”补偿款窝案,一些业务人员和零售商勾结,利用“家电下乡”产品标识卡管理漏洞,骗取国家财政补贴5.3万余元。记者发现,此案中不但“产品标识卡”的制度设计存在漏洞,审核监督手段也薄弱,补贴结果公示环节欠缺,也没有进行电话回访和实地调查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地方和部门权力运作不透明,民主决策不够,缺少群众监督,也给贪腐分子留下操作空间。重庆市检察院第二分院调研发现,集体腐败的乡镇村社干部往往能利用职务便利,事前共同“策划”,事中分工合作,事后订立“攻守同盟”。面临监督审计时,有的贪官就把钱打回财政账户,审计过关后又运用权力把钱套回来,以规避监督。

  “困难群体补助款频遭贪占,在全国不少地区也有发生。”重庆市社科院教授丁新正表示,主要问题是基层干部暗箱操作,深层原因则是相关体制不健全,监督制度被“架空”。特别是困难群体话语能力弱,缺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诉求管道。

  管理监督并重 让惠民款穿“防腐衣”

  “惠民款是低收入群体的救急钱、救命钱。”重庆市政协委员荣修模说,官员和管理者对其伸出贪婪之手,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以邓川案为例,发案的哨路村位于大山深处,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记者看到,一些村民的房屋可谓瓮牖绳枢,难遮风雨。为取证,检察官罗东宁冒雨数进深山调查,染上重病殉职。虽然邓川最终被判刑12年,但一些群众仍感到心寒。

  治乱需用重典。荣修模认为,要使困难群体的“救急款”免遭侵占,首先要定期拉网巡查,严厉处罚违规行为,对截留、侵吞惠民款的干部实施“零容忍”。

  除了加大打击查处力度外,更重要的是引入群众监督机制。重庆市检察院第二分院建议,加快完善各种惠民政策、财务公开、信息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方便群众查询资金流转和使用情况,强化经常性检查,把各个环节置于群众监督之下。

  为化解矛盾,重庆市正部署以解决干部侵占惠民款等为重点的“三项行动”,试图为惠民资金穿上“防腐衣”。目前已经纠正和查处违纪违规问题及案件293件,涉及金额1.99亿元。

  一些基层干部表示,要杜绝惠民资金由少数人关门操弄的现象,还必须“倒逼”干部走进群众家门,讲解传达惠民政策,接受百姓质询。

  “执政为民不是空话,重在各级干部身体力行。”重庆合川区合阳城街道营盘街社区书记杨咏梅说,“只有把为民负责变为干部自觉的行动,才是保障困难群体的最好办法。”

编辑:王静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