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地铁时代
西安地铁二号线票价20日听证 华商网全程直播(图)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  2011-05-20 09:27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 2011-5-20 09:55]西安市市物价局收费管理处处长薛允猷陈述了地铁票价方案。方案一:采用区间计价制。规定相邻两站之间为一区间,起步价2元可乘坐6个区间,7-10个区间3元,11-16个区间4元,17个区间及以上5元。即将开通的铁路北客站至会展中心段共16个区间此段最高票价4元。方案二:采用区间计价制。规定相邻两站之问为一区间,起步价2元可乘坐6个区间,7-10个区间3元,11-14个区间4元,15个区间及以上5元,即将开通的铁路北客站至会展中心段共16个区间,此段最高票价5元。

  [ 2011-5-20 09:58]西安地铁优惠方案1、对我市长安通卡,采取9.5折优惠。2、面向中小学生发行的学生卡按5折计价。3、7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在地铁规定的非高峰时可免费乘坐地铁,在高峰时段须凭有效地铁车票乘坐。 4、革命伤残军人、伤残人民警察、盲人凭相关证件免费乘坐地铁。 5、一名成年乘客可免费带一名身高不足1.3求的儿童乘车,超过一名的,按超过人数购票。

  [ 2011-5-20 09:58]西安市物价局成本调查队对地铁2号线铁路北客站至会展中心段的成本进行了监审,核定其完全成本为每年9.36亿元,单位人次成本为12.40元;扣除固定资产折旧每年2.66 亿元和贷款利息每年4.08亿元后,运营成本为每年2.62亿元,单位人次成本为3.47元,(其中扣除广告物业收益后运营成本为1.82亿元,单位人次成本为2.41元)。

  [ 2011-5-20 10:00]目前我国其它城市地铁票价有三种模式:一是单一票价制(如北京地铁):单一票价制是指不管乘坐区间有多远,一律采用同一票价的定价政策。一票制适用于政府财力雄厚,财政支持力度大的城市地铁。

  [ 2011-5-20 10:01]二是计程票价制(如广州、上海地铁):计程票价制是指按乘距的长短计算票价,其票价等于票价率与里程之积。适用于轨道交通线网比较发达,且各线路站间距有较大差异的线网。

  [ 2011-5-20 10:01]三是区间票价制(如成都、南京、天津、深圳地铁):区间票价制是指把两站作为一个区间,把几个区间作为一段来计算票价。此种票制适用于客流分布均匀、站间距均匀的线路。特点是操作简单,形象直观,容易被乘客接受。西安地铁站距比较均匀,平均每区间1.2公里,采用区间票价制比较符合西安地铁情况。

  [ 2011-5-20 10:05]按区间计价的城市中,深圳、重庆等每增加1元可多乘坐相同区间均为4个;而天津、成都、沈阳遵循了“递远递减”原则,即每增加1元可多乘坐递增的区间。

  [ 2011-5-20 10:07]按照方案一,西安地铁2元可乘坐6个区间(约7.2公里)。地铁票价进位上,遵循“递远递减”的原则。即超过起步价,每增加1元,可分别多乘坐4、6、7个以上区间。按此作价原则,即将开建的地铁3号线全程50.5公里,全程票价5元,平均公里票价0.1元,与我市地面公交公里票价等同。

  [ 2011-5-20 10:16]西安市物价局李新明陈述了运营成本监审情况。成本参考全国各地,主要参考成都,因为成都和西安的各方面条件比较接近。二号线一期21个站点共有1470名员工,每人每月3000元工资,根据非私营单位工资标准参照,平均年收37870元 平均月收入3156元。

  [ 2011-5-20 10:20]吕仁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发言:地铁筹建期我就参加了部分工作,地铁票价的确定应遵循三个原则:1.以人为本的原则,照顾低收入群体;2.地铁网路建设原则,提高成本的回收能力;3.前瞻性原则:根据物价变化趋势,应作出相应的调整。我赞成第一个方案,因为2元坐6站,从钟楼坐车,南可到会展中心,北可到凤城五路,可达范围基本能够满足需求。

  [ 2011-5-20 10:37]侯海平(西安市出租汽车管理处)发言:地铁的开通,对公交和出租有一定影响,尤其对出租有一定挑战,我认为价格越高对出租行业越有利,对消费者来说越低越好,很矛盾。综合考虑,赞成方案一。建议1.长安通应该实行8折,而不是9.5折扣。建议2.换乘票价的制定,应按照最高5元的政策,打折下来应该4元。

  [ 2011-5-20 10:39]消费者吕让(西安开元商城有限公司)发言:询问了很多朋友,将近100人的意见。方案中有一项,国民收入不能真正体现地铁收入的主要因素,应按照地铁建设的目标,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来制定地铁票价方案。调查中大家表示,票价如果是2-3元,天天坐。如果4-5元,不一定天天坐。公益性的一项事业,为何不能像公交卡一样,长安卡最好优惠6-7折。方案一现阶段有些高。

  [ 2011-5-20 10:40]胡东海(西安莲湖区消费者协会)发言:我同意一号方案。原因就是只有两种方案,希望折扣放在最大化,因为西安低收入人群还有相当一部分。

  [ 2011-5-20 10:46]王青(西安市人大代表):我觉得方案制定应该有几个思路,地铁应彰显公益性,票价一定要民心价,“要坐的起,也喜欢坐。” 长安通折扣太低,应更大一点。老人乘坐地铁,高峰时段怎么解释?如果高峰时段乘坐需要老人承担一部分票价吗?应该宣告下,大家都会理解,而不应该去限制老人什么时段乘坐。另外我有一个补充方案,希望在一段时间内使用1票两元制。

  [ 2011-5-20 10:48]孔令国(西安市人大代表):我在网上、同事、朋友中做了调查,我希望“一切能乘坐地铁的人都来乘坐地铁”,结合市民收入制定票价,综合调查中人们的观点,大多数人对一票制3元一次乘坐地铁,长安通8折优惠比较赞成。如果非要亏损,也应该是乘客坐上以后亏损,而不是空载亏损。

  [ 2011-5-20 10:52]消费者王彬(西安交大学生会):我从大学生的角度说一些观点,大学生没有固定收入,日常支出比中小学生比较高,西安是一个大学城,消费群体比较庞大,我访问了200位学生,如果西安地铁开通,跟公交相差不是太大,会选择地铁,95%的同学认为大学生乘坐地铁应该是半价的。很多大学生生于农村,条件比较艰苦,大学生应该连低收入群体都算不上,所以应该有一定优惠。我赞成第一个方案,希望有更多潜在客户乘坐地铁。

  [ 2011-5-20 10:57]高爱萍(西安市民政局):对7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在地铁规定的非高峰时段可免费乘坐地铁这个规定,应该对全时段进行免费乘车,因为他们的出行很有限,不构成对地铁收入的影响。另外就是关于西安低保户问题,低保对象能不能考虑打五折,对于减轻城市压力会起到重要作用。建议2元起步,4元封顶。

  [ 2011-5-20 11:02]史建魁(西安市交通运输局):我同意方案1,刷卡乘车应该定到9折。地铁票价低了高了都不好,应该比较适中,让企业能承受。与其他城市比对后确定价格,我觉得2-4元比较好。等地铁网络形成后,应该调整更大折扣,吸引更多市民乘坐。

  [ 2011-5-20 11:14]杨晖(西安市政协委员):我觉得两个方案有限,没有本质区别,谁都会选择方案1。在城市地铁网络没有形成前,解决不了拥堵等主要问题,市财政必须给予大量补贴。从目前单开一条线路的票价标准有点太高。市民乘坐交通工具的,基本都选择了长安通,而长安通9.5折扣基本一点优惠都没有,如果是6-8折应该好一点。另外就是对残疾人如何划分?身体残疾照顾,如果是智力残疾呢?

 
 编辑:叶萍 
分享到微博: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图片新闻
意大利非籍性工作者
意大利非籍性工作者
英国举办“最美腿”大赛
英国举办“最美腿”大赛
摄影师拍摄棕熊的一家
摄影师拍摄棕熊的一家
通过北影复试的美女
通过北影复试的美女
浙江东阳现纯金花轿
浙江东阳现纯金花轿
中国十大80后美女主持人
中国十大80后美女主持人
  相关新闻
·今上午 物价局将组织代表对地铁票价方案进行听证   11-05-20 09:07
·西安地铁票价定多少合适 地铁票价听证会今天举行   11-05-20 04:28
·西安地铁票价并不是越低越好 与北京没有可比性   11-05-19 17:55
·杭州地铁坍塌事故8名责任人被判3至6年有期徒刑   11-05-19 16:40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