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说真话的代价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1-05-22 16:32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盘点毒食品 保卫餐桌
盘点毒食品 保卫餐桌
哥伦比亚上演内衣秀
哥伦比亚上演内衣秀
·数十只蝙蝠突降重庆一广场 为捕食白蚁路人受惊
·60公里国道设3个收费站 收费站人员超编近1倍
·22岁美女模特疑因过劳死 生前微博多次称累(图)
·少妇激情之下与小伙私奔 半路后悔称其拐卖妇女
·老人发病住院欠费4千元 待出院3儿女全“失踪”
·22岁女模特因病去世 生前微博留言称累(图)
 

  在利比亚首都的外国记者,有的冒着风险,溜出酒店,在很秘密的地方,采访到了反对卡扎菲的的黎波里民众,而为了保护这些被访者,他们直到离开利比亚,才播出了这些访问。而有的则在政府人员的陪同下,采访的黎波里的市民,结果人们像躲避瘟疫一样逃避着镜头和话筒。

  这样的场景出现在叙利亚和约旦、黎巴嫩,以及土耳其的边境,那些从叙利亚逃难过来的叙利亚人,绝大多数保持沉默,因为他们担心,如果未来有一天再回去,或者是自己依然留在那里的家人,会不会因为他们说了不应该说的话,而惹来麻烦。

  这让我想起2003年的巴格达,当萨达姆还没有下台的时候,美国每天轰炸巴格达,我们在政府安排下,每天忙着拍摄那些遭到轰炸的场所。在我们拍摄的时候,总有一些聚集在一边的愤怒的民众,他们喊着口号:为了祖国,为了萨达姆,会奋战到最后一刻。

  我们每天在政府指定人员的陪同下采访街头民众,他们的答案惊人地相似。他们热爱他们的领袖萨达姆,他们痛恨美国,因为正在侵略他们的国家。我还记得,当时的一名军事专家很有信心地认定,如果美军进入了巴格达,会面临激烈的巷战,因为这里的人民会拿起枪,保卫自己的家园,而这样的假设,卡扎菲的儿子赛义夫也用来警告国际社会,如果打到的黎波里,那么一定会血流成河。

  我不知道赛义夫的预言是否准确,我只是很清楚地知道,当美军抵达了巴格达郊外之后,萨达姆和他的手下消失了,没有任何抵抗,更没有游击战,美军如入无人之境,而巴格达的民众奔走相告,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到那些广场,把萨达姆的一座座雕像推翻。而那些我们曾经采访过的民众,很认真地告诉我们,他们是如何痛恨萨达姆的独裁和残暴。

  有些人会觉得,这些民众为何好像墙头草,没有立场,缺乏勇气,但是对我来说,对于他们只有同情。因为在一个大家都清楚,说了真心话会遭遇到怎样的后果的国家,不去指责统治者,而是去指责民众的懦弱,是很不公平的事情。不管是过去的伊拉克还是现在的利比亚,都有失踪的民众,而他们的亲人,甚至不敢谈论和追问他们的下落。

  即便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情形,一个人私下的谈论和公开的表述会有很大的差别,很多时候会让人觉得是不是有点性格分裂。其实大家都明白原因,因为公开表述会引发后果,好的或者坏的。当然从积极的一面来看,至少私下的言论空间比以往大了很多了,只是,问题在于,是否应该满足于这样?

  这些日子,总有人出来呼吁大家,应该要说真话,我也相信,只要这样做的人多了,会改变社会。但是,我更相信,如果没有一个鼓励和容忍真话的制度性建设,会让一些走在前面的人付出太多,也让社会付出太多。(闾丘露薇 凤凰卫视记者)

编辑:温磊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