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醒
谨防七类招生诈骗
“分数不够也能上大学”都是骗局
6月25日至6月28日,高考生要填报提前批次、一本、二本志愿。在考试结束到25日分数公布这一时间段,省招办提醒广大家长注意收集填报志愿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为志愿填报做好充分准备。
从高考开始到录取结束,是不法分子进行诈骗的重要时间段。招办发言人郝春怀说,对于“分数不够也能上大学”,考生和家长一定不要相信。只要高考分数够线、志愿填报合理,不用找任何人,不用花一分钱,一定能够录取。
目前使用较多的诈骗方式有七种:
一是虚假信息诈骗 一些不法分子举办所谓高考招生“咨询会”、“说明会”,欺骗考生及家长前往,收门票费、中介费等。
二是冒充招生人员 有些不法分子吹嘘自己有特殊的机会和方式将考生送进大学校门,并暗示可以“帮忙”,以疏通关系等为由骗取家长财物。
三是混淆各类教育形式 一些不法分子故意以自考助学班、网络教育班等入学通知书蒙骗考生及家长,获取钱财。
四是编造虚假“内部指标”有不法分子伪造印信证件和录取通知书,让家长“先付定金后入学”。
五是曲解 “自主招生”有些非法中介把自主招生渲染成花钱就可以入学。事实上,自主招生中考生必须通过院校测试合格,录取必须通过网上进行。
六是假借军校名义欺骗家长 所谓军校招收“地方委培生”,许诺将来享受军官待遇等均属诈骗。从2008年起,军校已停止以任何形式招收地方委培生。
七是冒名寄发录取通知书 有的骗子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其银行账号,骗取家长钱财。
军校生、公安生、国防生25日前要进行政审
准备报考军队、公安院校和国防生的考生25日之前要进行政治考核。考生到县(区)招办指定的地点领取考核审查表,填写表中的基本情况。准备报考军队院校和国防生的,由考生所在中学对其在校表现作出鉴定,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对其社会关系进行考查,县(区)人武部作出考核结论。准备报考公安院校和专业的,由考生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对其表现和社会关系进行审查,县(区)公安局作出审查结论。 本组稿件均由本报记者 杜娟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