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南科大管理办法7月实行 校长任免理事会决定
http://news.hsw.cn    来源: 新京报  2011-06-10 08:44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超模登顶雪山美丽“冻”人
超模登顶雪山美丽“冻”人
“趴街”族现身沈阳
“趴街”族现身沈阳
·上海大火处理决定公布:区长撤职 市长作检查
·广西女官员索贿不办事被行贿人举报获刑12年
·4岁男童玩“小鸡鸡”被幼儿园老师扒光示众
·男子穿钢铁侠战袍佩戴五道杠上班 网友求交往(图)
·女大学生网恋后偷偷结婚 毕业相亲时才想起已婚
·洁癖妻子怀疑丈夫尿床 争吵后一顿棍棒将其打死
 

 

  ■ 对话

  朱清时:现在做不到充分放权

  《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公布后,记者就此采访了南科大校长朱清时。他认为,对学校充分放权的程度,现在还做不到完美,这需要一个过程。

  “副校长不是来当官的”

  新京报:最新公布的《办法》提出,副校长将由校长提名。在你看来,副校长人选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朱清时:首先,副校长必须要有专业知识。例如,分管后勤的副校长,必须要很有经验,有能力把工作做好,不一定要很高的学历。

  第二,他必须认同南科大的管理理念,要是志同道合的人。来了南科大之后,必须心甘情愿为学生和教授服务。南科大不可能有行政级别,他不是来当官的。

  新京报:之前,深圳市政府推行的正局级副校长公推选拔引发不少争议。这项公推选拔还会继续吗?会不会和“去行政化”相冲突?

  朱清时:组织部已经和我们沟通了,现在正往同一个方向上走。那就是,7月1日,管理办法实施后,由校长提名副校长,理事会聘任。他们之前的遴选程序,可以作为帮助我们提名的前期工作。

  新京报:你心中有理想的副校长候选人吗?

  朱清时:已经有一些考虑的对象。

  新京报:可不可以透露一下?

  朱清时:这个不行。要决定了才能说。

  简而言之,副校长分两类,组织部前期遴选的是分管行政的副校长。另外,我还要在国外招聘两个学术副校长,分管学术科研的。他们必须是国际一流的教授,不一定需要有中国国籍。

  “教授治学”还有难度

  新京报:在你看来,《办法》对南科大的放权充分吗?

  朱清时:这是中国高校的第一个管理办法。第一个肯定不会很完善,更不会完美。对学校充分放权的程度,现在还做不到,总要有个过程。这一步,政府已经难能可贵地放了很多权了。虽然还不全,我们还有更多的期望。

  新京报:还有哪些期望?

  朱清时:比如财权,怎么用钱。《办法》里有一条,南方科大每年的经费向理事会提交报告预算,通过后报政府预算,再经人大通过后,由财政部门按规定拨付。这条规定是很关键的。

  新京报:《办法》还提出了“教授治学,学术自治”。这个实现起来是不是有一定难度?

  朱清时:那当然有难度。这是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慢慢来做到。“教授治学,学术自治”,各个时代,各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本报记者 周亦楣

  ■ 相关新闻

  教改智库曾调研南科大

  赞同依法治校、保证大学办学自主权的改革方向

  本报讯 (记者邢世伟)昨日,记者从南科大了解到,早在今年5月10日,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组的委员们曾赴南科大调研,这也是国家教育改革的最高层智库到南科大了解情况。

  该调研组由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教授带队,组内成员全部是中国高等教育界的重量级人物。

  在调研过程中,朱清时校长向调研组详细介绍了南科大建设进展情况。朱清时重点提及了学校的制度建设,包括尝试建立理事会治理机制,确立学术主导的运行模式等。深圳市教育局局长郭雨蓉也专门到南科大向调研组介绍相关情况。

  南科大方面称,调研组在听取了南科大的汇报后,对大学的章程设计等制度问题进行了讨论,赞同南科大依法治校、保证大学办学自主权的改革方向,并为南科大下一步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同时,调研组成员还与45名教改实验班学生进行了交流。

编辑:陈晨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南科大学生集体离校回家避高考 学者称令人敬佩   11-06-09 16:23
·南科大45名学生弃考获教育部前发言人支持   11-06-09 14:09
·南科大学子为何拒绝高考?   11-06-09 12:02
·南科大学子:我为什么拒绝参加高考   11-06-08 15:38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