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研究指中国人对“苦”最敏感 远远高于其他人群
http://news.hsw.cn    来源: 新民晚报·新民网  2011-06-21 19:15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毕业季·搞笑版
毕业季·搞笑版
暴雨过后 武汉众生相
暴雨过后 武汉众生相
·北京会所超4000家 会费最高500万神秘政要混其中
·25岁小伙成最潮破烂王 剃莫西干头自染黄发(图)
·宿管阿姨大学毕业典礼800字致辞被掌声打断11次
·90后男孩患乳腺癌被切左侧乳房 伤心告别紧身衣
·长沙一男子因纠纷开车碾死妻子岳母被判死刑
·宿舍管理员800字致辞被掌声打断11次讲哭毕业生
 

  本报讯 (记者 张炯强)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李辉博士昨天发布消息:由他带领的一个团队经过对现代中国人群的基因调查显示,中国有更多的人对“苦味”最敏感,敏感程度远高于其他人群。

  研究指出,一个名为“TAS2R16”的苦味基因表达于人体舌头细胞内,这个基因在所有味觉基因中对毒性的识别力最强,而中国人群的“TAS2R16”基因显现出超强的能力,使中国人普遍具有充分敏感的苦味感觉,能够通过味觉判断食物是否含有毒性。研究报告透露,对中国人“苦味”基因突变的自然选择出现在5000至6000年前,与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处于同一时代,因此可以证实,所谓的“神农尝百草”确有真实的历史环境。目前,李辉的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于最新一期的生物学著名杂志《人类生物学》上。

  人类的味觉基因包括“酸味”、“甜味”、“苦味”、“咸味”、“鲜味”五个大类。有人喜欢吃酸,有人嗜糖如命;有人讨厌西兰花的苦涩,有人嚼起来却浑然不觉科学家告诉我们,这都是源于人体内味觉基因不同所决定的。味觉差异在世界人群中十分普遍,据统计,世界上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在吃西兰花或者孢子甘蓝的时候,不会对这种食物特有的苦涩味道有觉察,而另一部分人群则对苦味十分敏感。

  李辉介绍,辨别苦味的能力主要由遗传基因决定。他们发现,约在5000至6000年前,中国人群与世界其他人群相比,在“TAS2R16”基因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中国古代人从采集、渔猎生活正向农耕文明过渡。可以想象当时的场景:伴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传统的渔猎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要,由于当时的人缺少食物,又不知道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只得尝试各类食物。在尝试过程中,苦味不敏感的人被淘汰,使得中国人群在“苦味”基因上具有的优势,能够很快识别有毒的植物,他们抛弃了有毒的物种,保留有用的农作物,进而促使了农业的发展。

  李辉说,“传说中,我国很久以前有一个神农氏,在人们缺少食物的时候,他亲自尝试各种食物,最后还是中毒死了,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奉他为神,更有人称他是中国古代农业和医学的发明者。”李辉认为,传说中神农是否真有其人已经无从考察,但通过基因研究证实,当时“神农尝百草”确有其事,也许神农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中国人“苦味”基因的优势,使古代中国人的食物种类远超过欧洲,中国人口增长也超过欧洲,这也许是中国创造灿烂文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编辑:陈晨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