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内地人争购香港豪宅 70%亿元豪宅为内地人购买
http://news.hsw.cn    来源: 新华网  2011-06-27 16:28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女斗牛士被公牛刺中大腿
女斗牛士被公牛刺中大腿
饥饿的树:吞噬自行车
饥饿的树:吞噬自行车
·网友曝会理县新闻图造假 领导被PS“站”在公路上
·香港海域浮女尸 掌心写“做不成港人愿做香港鬼”
·尼姑情趣用品店血拼名牌包 网友建议还俗(图)
·两男子冲浪溺水身亡 尸体沙滩曝晒游人浑然不觉
·女子拐骗逼迫少女装成处女卖淫 月入上百万(图)
·出轨丈夫曾逼怀孕妻子堕胎 遭第三者公开威胁
 
  核心提示:
 

施勋道21号有“香港第一豪宅”之称。资料照片

  香港地产界的最新统计发现,在近期成交中,内地人已成为香港豪宅的超级大买家,70%以上的亿元(港币,下同)豪宅,都落入内地人袋中。房子越贵,越受欢迎,香港舆论形容,内地人在港买豪宅,就像“女人买手袋”。

  不贵不买 不靓不买

  内地富豪一掷千金买下香港豪宅的事,近来不断见诸香港报端。

  香港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曾用“女人买手袋”来比喻内地富豪到香港买楼的心态:“豪客买楼不贵不买,不靓不买,不是名牌不买,就好像女人买手袋,要买几十万元一个的才高兴,几百元的根本看不上眼!”

  李兆基的“手袋理论”来自亲身体验,去年底,他旗下地产公司先后以6.6亿元及4.78亿元售出两间大屋,平均每平方米售价近50万元,其中一套更创下山顶南区整体售价最高洋房的纪录。据悉,这两套大屋的实际买家都是内地富豪,其中包括河北远洋集团主席高彦明。

  在内地知名度很高的几位富豪,包括“QQ之父”马化腾、“体操王子”李宁、淘宝老板马云都先后豪掷数亿元在港买楼。而名不见经传的广东“80后”少妇以3.45亿元在九龙购置豪宅的消息,前阵子引起舆论轰动。

  香港一家跨国地产公司统计,香港20%的千万豪宅,30%的两千万豪宅,40%的五千万豪宅以及70%的亿元豪宅,都被内地人买走。

  摩擦无可避免

  过去30个月,香港房价的平均月涨幅为2%,自2009年以来,香港房价涨了几乎一倍。高房价已成为香港人越来越重的负担,这种情况下,内地豪客在港争购豪宅,让普通港人侧目,难免会引发港人负面情绪。

  在香港的网站论坛上,有网友呼吁限制内地人买房,“除非立法只准许香港居民购买香港物业,否则港元不停贬值,内地人迟早可以买下全香港的物业。”

  有香港媒体大声疾呼:“遏制内地客来港炒楼刻不容缓。”《大公报》近日的评论则说,内地人在港买楼成为狂潮和热门话题,这不仅涉及楼市,还关乎自由经济市场原则,如何对待,还宜从长计议。

  香港是个拥挤的社会,内地人赴港抢购奶粉,内地孕妇赴港生子,富豪赴港买楼,都让本来就珍稀的资源变得更为紧缺。香港经济在得益于内地人的自由行和中央政府支持的同时,经济往来的副作用也开始显现。

  有香港媒体就此评论,任何事情都有两面,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往来,从整体看,绝对利多于弊,港人或许应该调整心态,公正看待香港与内地互动中不可避免的摩擦。本报特约记者 闵 喆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温磊
分享到微博: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伦敦豪宅变身地下王宫 面积仅次于白金汉宫(图)   11-06-27 08:15
·李宁马云赴港炒亿元豪宅 心态被比作女人买手袋   11-06-23 05:52
·上海出现天价豪宅 每平米最贵24.6万总价过亿   11-06-22 16:36
·美国女孩买亿元豪宅 中国富二代在她面前是乡巴佬   11-06-17 11:59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