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试题密切联系生活
西安市第26中学物理一级教师备课组组长 李振杰
本次试题严格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命题,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理念,对物理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试题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和科技发展实际,突出了对学生基本物理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整体上题目风格没有变化,试卷的材料背景反映了当代的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水平,如“石墨纸”和“纳米发电机”等。
主要考察知识点包括: 、“压强和浮力”、“电功、电功率”、“力和运动”、“功、功率和机械效率”、“欧姆定律”、“能量”、“内能”等重点知识
试题的难度适中,无偏难怪题。在保证基本合格率的前提下,具有较好的选拔功能和区分度。
试题的主要特点是:题目素材与生活十分贴近,使学生在解答物理题目时感到物理是有趣有用的一门科学,做到了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既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知识面,又能使学到的知识更加牢固,举一反三,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如选择题中的双燃料汽车、电吹风、超大型运输车“公路列车”,填空题中放大镜指甲刀以及计算题中提到的“电饼铛”等。这些知识密切联系生活、贴近考生的实际,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的兴趣。
与去年试题相比题目的数量、分值均无变化,28题为自选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32题为自创的新情景探究题——探究物体在液体中的下落快慢与什么有关,且分值较大,此类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给信息,通过分析、推理,探究出相关物理规律,由于此类题突出体现了过程与方法,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第七大题“综合题”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求并不高,主要是题型的综合与知识的综合。即没有繁琐的数字运算,但增强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察。只要能做到对题目分析清晰就基本不会做错了,所以对学生来说审题非常重要。 J 50
化学
注重实验 夯实基础
西安市第三中学化学高级教师 张秀娟
今年试题结构相对稳定,难度和区分度设置比较合理,没有偏题怪题。对初中化学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引导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紧扣课标、夯实基础,注重知识点的涵盖面、强化对课本基础实验的操作与理解。
2011年中考化学题型背景新颖,涉及很多热点问题,并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进行考查,如选择第12题以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I-131的泄漏为背景考查了原子的结构和化合价的知识,第14题以低碳生活和节能减排为背景考查了CO2的性质。第16题(Ⅰ)涉及到空气、水的净化与食品营养的知识,第16题(Ⅱ)以食品安全、粮食生产、西安世园会为背景,对日常生活化学知识的考查。17题和21题分别考查金属铜、铁生锈的原因和防锈原理,并考查了合金广泛使用的化学原理。
同时今年还加大了实验的考查权重,与2010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卷相比,实验所占的分值从15分上升到24分。第9题考查了基本的实验操作,第15题通过实验考查了物质的检验、提纯和鉴别,第18题考查了气体制备、收集和验满等有关知识,第19题通过实验得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第21题与22题涉及到了燃烧条件及金属活动性等问题的探究。整个实验考查面广,但考查的都是以课本主体实验为基础,试题中的素材全部来自于教材、《中考说明》。这有利于引导初中化学教学回归课本,减少了出题的偶然性和片面性。
今年试题延续了去年对化学用语的考查力度,如化学式的意义、化合价的计算及常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计算与2010年相比,都涉及到物质纯度的计算,但考查的计算点更多,涉及到密度、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并对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进行考查。J 28
化学
从“化学”中学会生活
西安市黄河中学化学备课组组长 王敏捷
2011年化学中考试题考点与中考说明保持一致,难度较为适中,基本与去年持平,但是却又有一定的区分度。注重对考生进行基础能力的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点基本覆盖了2010中考说明所要求的内容,考察了基本的化学概念、物质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的结构、化学式的含义、实验基本操作、溶解度、金属的锈蚀和合金、物质的除杂和分离等。填空题题目素材多来源于教材,但也不拘泥于教材,不回避重点。其中的选做题仍然是以化学与食品、三大合成材料、物质变化为主。7道选择题有5道题目都出现了图示或者是表格,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体现了试题的多样性功能。物质的变化这个考点今年出现在了填空题并以选做题的形式出现,今年变化比较大的是关于氧气实验室制法考点的考察,往年是在实验题中出现,今年放在填空题里单独考察,同时还要求考生判断不同装置的优缺点,这样就有了一定的区分度。实验仪器的选择和书写也是在填空题中涉及到的。
化学实验及实验探究题则是以书中的四幅图为情境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有燃烧条件的探究,分子性质的探究,铁生锈条件的探究,CO2和NaOH溶液反应的探究,既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还要考察考生化学语言的表达能力,综合性比较强。
23题计算题中渗透了物理学科的内容,学生需要借助公式ρ=m∕V来进行转化。考察了浓盐酸的物理性质和密封保存的原因,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些试题以日本核辐射问题,以及西安世园会上的的国宝为情境,但是考察的还是基本的基础知识。今年的化学试题体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既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又能体现选拔及检验毕业生学业水平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