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需要豪华的学校,只要大楼牢牢的”
震后叶志平“一夜成名”,有的地方甚至开出15万年薪来挖他,但都被叶志平拒绝了。
大地震让桑枣中学失去1.3万平方米教学楼和几乎全部的教学设施,叶志平很快投入到了灾后重建的工作中。
叶志平经常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一生的梦想就是办一所好学校。在得知新学校有可能要异地重建后,叶志平开始认真地勾勒起“梦想中的学校”蓝图。他前后设计了三次新校园,每一次都在图纸上添加了一些过去想都不敢想的设施——运动场、音美体设备、实验室、阶梯教室……但“千万别出安全事故”依然是叶志平最看重的。
“我们并不需要豪华的学校。”在新校建设中,叶志平要求秉承坚固牢靠、简洁实用和节能环保的三大原则。他认为,现在有的地方把中小学建得很豪华,有些建得像迷宫,其实不利于中小学生逃生。“我们只需要教学大楼牢牢的,门前的路宽宽的,这多好啊。”桑枣中学新校办公室和教室都只铺上水泥地,为的是方便初中生蹦蹦跳跳,教室外还有宽宽的走廊,便于遇到紧急情况时快速疏散。
叶志平日日夜夜都在琢磨,不断地推敲,不断地翻新,想追求万无一失。他还和学校教师集体合计了几项校园建筑安全要素。第一项是拓宽走道楼梯,桑枣中学的楼道达到2.2—2.3米。第二项是一定要有完备的应急照明灯。第三是在新校园的教学楼之间划出一块区域,涂上黄颜色,设置为紧急避难场。此外,新的学校将有两个并排着的校门,一个专门进,一个只能出,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保证一旦有特殊情况,消防车和救护车能在校园内畅通无阻。
在辽宁省倾情援建新学校的日子里,叶志平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去外地疗养和出国考察的机会,主动配合,积极协调,千方百计为辽宁援建的朋友们排忧解难,和工程技术人员风里来,雨里往,不怕吃苦受累,不怕困难和麻烦,确保了新建的桑枣中学顺利竣工。
2010年1月17日全体师生正式入驻落成后的新学校,望着真真切切存在于眼前的教学楼、运动场,叶志平笑了:原来梦想真的可以走入现实!
“要搞就要动真格的,否则不如不搞。”他强调道,“平时多流汗,灾时就少流血”。听说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强调要把学校建设标准提高到民用建筑的最高标准时,他感叹道:“真好。让孩子们在最安全的地方学习,这就是我的理想。”
“‘认真负责’四字已然很好”
在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过程中,叶志平和安县教育人一样,埋头苦干,毫无怨言。他把学校工作安排好后,还四处奔波,到处讲学。
2011年6月3日晚因操劳过度,叶志平突发脑溢血,被家人立即送往绵阳市第三医院,紧急施救。
而在住院之前,他还一直在为学生们的中考劳心劳力。“校长现在正在与死神搏斗,我们真的很想念他。”桑枣中学参加中考的同学们也牵挂着校长叶志平的病情。“希望叶校长能够像他的绰号一样,也能在死神的面前‘牛’一把!”
叶志平可以欣慰的是,在他昏迷期间,桑枣中学的学生们中考成绩又在全县一举夺魁。
“可能是这几个月太忙,没怎么睡好觉,让我睡2个小时就好了。”这是叶志平脑出血昏迷前说出的最后一句话,没想到这一觉便成了永远。
“同事10多年了,我们校长实际上也是一个固执的人。特别是在学校安全、学生安全方面,相当固执。就拿我们那栋1983年开盖,一直盖到1985年上半年的危楼来说,建设花了20万元。三年,维修加固用去40多万,是盖这栋楼的两倍。开始,学校老师,包括我都很反对,都说他太固执,没想到他的固执,拯救了数千名师生的生命。”桑枣镇中学副校长黄显斌曾这样评价叶志平。
生前,有人问他该如何评价自己,他答道:“认真负责”四字已然很好。(记者 刘裕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