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盗洞洞口残留有多片棺木板断片和灰色陶器残片 本报记者 孙强 摄
本报商洛讯(记者 孙强)“快来呀!盗墓贼这几天晚上又在地里挖了几个大洞!”昨日上午,洛南县城关镇一名居民给本报打来电话呼救。被盗墓贼盯上的古墓位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春秋战国时期的西寺墓群附近。
挖了十几个盗洞洞外残留陶鼎碎片
西寺墓群位于洛南县城北一条东西走向的山梁上,西端的梁坡名为冀塬。上个世纪80年代,有村民在此地盖房取土时,发现了古墓里埋藏的宝贝。2000年11月,这里又相继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记者昨日在洛南县博物馆见到了这些出土文物的图片,有锚金鸟篆铜戈、镂空青铜车马件、彩绘漆陶莲瓣壶、彩绘漆陶鼎、彩绘漆陶豆、彩绘棺板、铜鼎等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物。2003年9月,省政府将西寺墓群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但这里如今正遭受着盗墓贼的威胁。7月8日上午,在知情人的引导下,记者在位于西寺社区一组的十亩梁坡地上看到,多个盗洞赫然显露在玉米地里,其中一处盗洞外还有盗墓贼留下的一副手套。该盗洞呈长方形,长约1.2米,宽约1米,有五六米深,洞口一片狼藉,堆砌着挖出的灰白色泥土,土中有多片木质棺板断片。记者在残土中找到了多块灰色陶制器具的残片,其中一块呈鼎状,残留一足。记者随后将这些残片交给了洛南县文化局。
据知情人介绍,从去年冬季至今,这片庄稼地里就不断发现盗洞,大约有十几处。盗墓贼夜间作案,很难被发现。村民发现盗洞后为了种庄稼,已将其中多个盗洞回填,“但最近几天,盗墓贼又开始活动了!”
古墓被贼盯上不是一天两天了
十亩梁坡地对面不远处就是西寺墓群,记者在此见到了由洛南县政府立的一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标明墓群保护范围“以已发现的5座墓为中心,东西400米、南北200米”,而其“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城建局、西至西寺砖厂、南至西寺小学、北至塬下”,被盗掘的十亩梁坡地里的古墓就在这一范围内。
据了解,西寺墓群是商洛近年来考古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是洛南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大、等级高、出土文物典型的春秋战国墓葬,对春秋战国时期秦、晋、楚在陕南军事分界的划定,以及对周边地区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洛南县博物馆馆长张小兵说,今年1月,文物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十亩梁坡地上有7座古墓被盗掘,文保工作人员现场查看并报警,还成立了西寺墓群文物保护小组,实地巡查,并同当地村组干部群众加强联系。
洛南县文化局副局长王亚鹏表示,5月30日,洛南县博物馆曾向县公安局报告关于西寺墓群的被盗情况。洛南县公安局副局长刁建军告诉记者,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此案,警方已现场勘查,并进行布控,案件正在侦破中。
据知情人透露,这片古墓被盗墓贼盯上不是一天两天了,以前村民们曾于深夜在这片墓群抓住过一名“盗墓贼”,是河南籍,但因其同伙逃脱了,没证据又放了。西寺社区一名居民说:“现在这些家伙又来了!这样猖獗的盗墓,再不及时打击,不知会有多少珍贵文物流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