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陕西一公司负责人借招生诈骗114万 终审被判无期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1-07-22 07:08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香车美女助阵车展引围观
香车美女助阵车展引围观
揭邓文迪与默多克情路
揭邓文迪与默多克情路
·游客亿元欲买康熙墓遭谴责 官方称属国家拒买卖
·院长选老婆生日为急救车牌号 乔迁请350人送礼
·约好用完10个套套再离婚 女方未兑现被前夫刺伤
·夫妻网上招嫖 丈夫监守自盗携“小姐”私奔(图)
·中科院“包N奶并养私生女”准院士涉嫌贪污被刑拘
·新疆和田恐怖事件细节披露 恐怖分子悬挂圣战旗帜
 
  核心提示: 谎称自己有关系,可以帮忙上大学、找工作,陕西一公司负责人先后骗取9名家长114万元。昨日,省高院终审裁定,维持一审法院对其无期徒刑的判决。
 

  华商网-华商报讯(实习记者 张林记者 宁军通讯员 王海峰)谎称自己有关系,可以帮忙上大学、找工作,陕西一公司负责人先后骗取9名家长114万元。昨日,省高院终审裁定,维持一审法院对其无期徒刑的判决。

  马劳主原系陕西五环电子公司法定代表人。2003年高考结束后,马劳主问朋友赵某,是否认识高考成绩不好的学生,称其在省老龄委主管老干部子女就业工作,手里有第四军医大学五年制本科指标,一个学生需要10万元办事费用。

  经赵某介绍,5名家长认识了马劳主,马收取了家长张某、赵某各10万元、高某12.5万元,赵某某、刘某各3.5万元。随后,马将5人子女联系到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习,上了一年后却发了一个成人教育的毕业证。经过协商,马劳主又把这几个孩子安排到华阴四医大培训基地上学,但毕业后却没有毕业证和学籍档案。

  在骗取5名家长39.5万元的同时,2007年6月,马劳主又以同样的手段,索取家长陈某6万元办事费用。马并未找人帮忙,而是在网上查到陈某女儿被延安大学三本正常补录后,将此消息告诉了陈某,骗取了陈某的信任。2008年7月,陈某又让马劳主帮助其女儿考西安政法大学研究生,马先后以“打点”评委、加分、要研究生指标、安排到部队工作为由索取49万元。拿到钱后,马再次抱着碰运气的想法并未找人帮忙。直至2010年2月,陈某与马失去联系,遂报案。

  渭南市中院一审查明,2003年7月至10月、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马劳主共骗取9名被害人114万元,今年4月,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其无期徒刑。一审判决后,马劳主提出上诉。

  省高院审理认为,马劳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没有招生和安置工作能力的情况下,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任意承诺、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昨日做出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招办提醒

  切勿轻信“帮忙上大学”的花言巧语

  针对多发的招生诈骗案件,陕西省高考招生办公室新闻发言人郝春怀说,每年六七八月份,是招生诈骗案的高发期。针对五花八门的招生诈骗,他对广大考生及家长做了专门提醒。

  除了介绍上面最常见的五种招生诈骗手法外,郝春怀还表示:“只要考生分数过线、符合高校招生规定、志愿填报无误,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基本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千万不要轻信任何人可以“帮忙上大学”的花言巧语,落入骗子设下的圈套。

  往年案例

  冒充军官招生 诈骗100余万

  2010年9月9日,长安区检察院批捕了雷某、杨某、刘某等11名犯罪嫌疑人。据查,雷某、杨某、刘某等11人私刻部队院校公章,假扮兰州军区军官,部队院校领导、工作人员,以让考生上部队院校、带军籍为由骗取十多名学生家长100余万元。

  称能帮忙上大学 先后骗11人

  2010年8月5日,兴平市检察院以诈骗罪对被告人林某提起公诉。自2008年起,林某以帮助孩子上大学的名义,先后诈骗了11人钱财达23.9万元,赃款全部用于个人消费,挥霍殆尽。

  第一种

  谎称有熟人关系,可以帮忙投档录取

  第二种

  假冒招生人员,以能拿到内部招生指标和计划外指标行骗

  第三种

  混淆视听,将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等教育冒充为统招诈骗

  第四种

  谎称可以以“民族班”、“定向班”等特殊招生形式让孩子上大学

  第五种

  冒充军队高干、部队院校领导,以军校特招指标为名实施诈骗

编辑:梁铮
分享到微博: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