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参与案件调查
长安医院保安将卢成军扭送至长安公安分局,医生发现刘中林已经没有任何生命体征,而深受重伤的尹力宏则被迅速推进手术室进行急救。
南都记者获悉,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高度重视,长安镇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抢救伤者,指示长安医院立即全力做好伤者的救治和死伤者家属的慰问安抚工作,并成立多部门参与的案件处理小组,对案件进行深入调查处理。
杀人者与被害者
病情未好转最终变仇恨
今年近60岁的刘中林来自江西,他是江西省内一所大型公立医院的医生,自2006年6月停薪留职后,南下广东在长安医院后任神经内科医生,技术职称为副主任医师。5年前来东莞时,刘中林带来了同为医生的老伴,后者则供职于长安医院B超室。
在同事眼中,刘中林平时与人为善,在长安医院的5年间,极少与病人发生争吵,“从医这么多年,多少都积累了一些与患者打交道的经验,什么病人没见过啊。”在同事眼里,刘中林的离去实在是太意外。
29岁的嫌犯卢成军是陕西人,他最早出现在长安医院是在今年年初,因为面部肌肉痉挛的毛病,他在长安医院挂了神经内科的专家号,而接诊他的医生正是刘中林,这一次偶遇为昨日的惨剧埋下了不可预知的火种。
在长安医院,刘中林对卢成军的治疗并未达到理想效果,如今长安医院倒查发现,当时卢成军在该院的治疗费用为136元。面部痉挛长期折磨着卢成军的生理和心理,他急于治愈顽疾。离开长安后,他辗转到广州、北京等地多家医院就诊,前后总共花费3万多元却不见病情好转,知情人分析认为,卢成军把这些花费全部算在刘中林头上,这种感觉慢慢地演变成仇恨。
昨日凌晨,卢成军乘坐火车到达东莞,此前他在北京求医。在东莞的几个小时内,卢成军购买了菜刀,在昨天下午制造了这起惨案。
困惑
殴打医生事件有增无减,医患纠纷调处中心筹备三年却流产
医患之争何以愈演愈烈
近年来东莞因为医患矛盾而引发的突发事件屡见不鲜,病人家属围堵医院、殴打医生、破坏医院财物等等事件有增无减,全市几乎无一医院幸免。即便是医生被砍这种恶性事件,在东莞也并非首次。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不禁让人深刻反思其深层次原因。
现状不足一成医疗纠纷合法解决
昨天下午长安医院的一名医生被砍死、一名医生被砍致重伤,其实类似的事件在东莞并非首发。早在2009年,东莞厚街镇就有一名医生被病人砍死。当时病人王某龙来到厚街虹桥医疗门诊部找舒某斌医生看病,因不满治疗效果,两人发生激烈争吵,王拿出随身携带的菜刀把舒砍倒在二楼输液大厅后,挥刀朝自己双膝各砍一刀,而后破窗跳楼自杀身亡。事发后,舒某斌经抢救无效死亡。
除了此类恶性事件,医生被殴打、医护被恐吓、医院财物被破坏等等医患冲突更是层出不穷。“全市几乎没有一家医院可以幸免。”市卫生局的一名负责人对南都记者说,“尤其公立医院,这种事情已经是习以为常了。”
根据东莞市卫生局方面的不完全统计,2004年,全市由于医疗纠纷导致“医闹”事件只有2宗,而2005年以来“医闹”事件每年都维持在40宗左右的高位上。该局的另外一项调查数据表明,近年来东莞的医疗纠纷逐年上升,而最终采用合法途径解决的不超过10%。多数患者在与医院产生医疗纠纷后,选择在医院哭闹、殴打医务人员、甚至找“医闹”的方式来向医院索要赔偿。
卫生部门也在医疗卫生系统内部进行过调查,结果有90%以上的受访医生在执业中缺乏安全感,对自己的执业环境感到不满意,63%的受访者不愿意子女从事医务工作。
障碍医患纠纷调处中心至今未成立
针对日益紧张的医患矛盾,东莞市卫生部门和医院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自2009年以来,茶山、道滘、寮步、塘厦、寮步等镇街医院都在院内建了警务室,让警方进驻医院维持就医秩序、防止医闹事件的发生。这些医院方面普遍反映作用明显,太平人民医院副院长江东新就说:“有了警务室之后,院内的整个秩序的确好了很多,比如偷窃事件少了、医闹少了,殴打医生的事件更是少了。”
除此之外,东莞市卫生局更是着眼于医疗纠纷的化解机制层面,建议东莞市政府成立一个医患纠纷调处中心,以成为一个调解医疗纠纷的第三方组织。根据设想,这是在人民调解的大框架下设置的一个机构,它将由市政府牵头,司法部门为主,卫生等部门协作成立,设编制8至10名专职调解员,由医学、法学等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届时它将向医患双方免费提供调解、处理等服务。
然而,这个被业界寄予厚望的机构拖了两三年都没有成立。对此,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的有关负责人表示,迟迟未予批复是因为省里没有批准。该负责人说:“医患纠纷调处中心属于事业单位,设置建立需要省级的批准。而在今年5月份,省里发了一个文件,规定在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期间,原则上不受理任何关于设置新增事业单位申请。所以一直到现在,省里都没有批复,所以我们也没有向市卫生局、司法局进行批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