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惹祸
连日大雨,灾害连发。有的地方发生坍塌,民房被毁;立交桥下积水,车辆无法通行;学校门口积水,孩子们放学难以回家……
“轰隆”一声响!昨日上午,西安市文艺北路农科所家属院的居民以为地震了,大家赶忙跑出来,发现是一单元一楼住户家后院的储物间坍塌了,坍塌的残骸掉入隔壁工地的大坑内。为了确保安全,72户居民被紧急撤出。
昨日上午10时40分,该小区一单元一楼东户业主范女士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突然间“轰”的一声,整个楼都在震动。“我当时吓坏了,抓了件棉马甲就往外跑。”昨日上午11时20分,记者赶到现场,范女士指着工地大坑里的残骸说:“那是我家的储物间,彻底没了。”
记者注意到,该小区只有一栋楼,4个单元共72户,每单元一楼都有一个小后院,多为厨房或储物间。
除了受灾最严重的范女士家,一单元一楼中户76岁的任大爷也受惊不小,他家后院小屋是厨房兼他的卧室,当时老人正在睡觉,也被震醒了。
直至中午12时30分,文艺北路一社区陈主任赶到楼下,大喊着让大家撤离,72户业主这才陆续收拾行李走出家门。陈主任称,住宅楼出现安全隐患,为防止人员伤亡,已经在附近酒店为住户们开了房间,每户一间,先临时住下。
据了解,隔壁施工的项目为“嘉禾文艺盛地”,从今年3月开始施工,据小区居民介绍,大坑距离住宅楼7米左右。
工地负责人说,坍塌处为防空洞,连日下雨导致滑坡,连累了附近单元楼。现在只能先防雨,等天晴后再加固。
闻讯赶来的碑林区安监局工作人员现场考察后称,据工地方称,大坑距离楼体有13米,且使用的是土钉墙,如这一说法属实,导致坍塌应不是距离和加固问题。从现场来看,施工使用的是回填土,所以初步判定事故原因可能为连日阴雨加上土质疏松导致,具体原因还待天晴后进一步调查鉴定。 本报记者 赵瑞利
工地垮塌 邻楼受惊
本报讯(记者 卿荣波)“‘咚’的一声响,同时,感觉楼还抖动了,吓得人赶紧往出跑。”昨晚,未央区纬二十八街方新北区1号楼6楼的居民刘女士遭遇惊魂一刻:他们楼南侧的一楼盘地基垮塌了。
刘女士居住在1号楼的顶层,事发时间为晚上10时许,大家跑到外面后,发现南侧工地挖的基坑北侧垮塌了,“坑北侧距离我们楼很近,现在垮塌了,坑就更接近楼体了。”
据出警的公安未央分局大明宫派出所民警说,楼盘挖的坑出现垮塌时,有居民感觉到了楼梯的震动,还有居民说是楼梯出现了裂缝,警方已经上报给分局,积极联系开发商前来抽水。未央区政府办一工作人员说,已经和开发商联系,要求连夜抽水,并且紧急联系专业人员,看是否有安全隐患。
永城路
宝马车陷夜里被盗
昨日上午,北郊百花建材批发中心东侧的永城路上,铁路立交桥下积水百余米,一辆白色宝马车停在水中。“现在水已经退了很多了,早上最深的地方已经齐腰了,小轿车根本没法过。”一位在水里帮忙推车的师傅指着身上的水渍印说。
在路边等待救援的车主谭先生说,自己的车是5日晚过立交桥通道时,被水淹熄火的。自己从车窗爬出来电话求助,但当晚事故较多救援车赶不过来,“没想到停了一晚上,车里东西就被偷了。”
丰景路
学校门口 “水塘”难渡
昨日上午,在西安北郊丰景路讲武殿小学门前,一段长约50米的路段积水,堵住了学校门口。
放学时间,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紧贴着围墙慢慢通过积水区。在围墙尽头,一位老师用两条长板凳临时搭起一座“桥”,另一个穿着长筒雨靴的老师站在水里将孩子一个个送到积水外面。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赵彬实习记者张林摄影报道
文艺北路
法桐倒下砸坏出租
连日大雨,文艺北路58号院一棵28年树龄的法桐被泡倒,砸坏了停放在树下的出租车。时间是昨日凌晨3时许。
法桐倒下后,居民们找到了西安市碑林区市容园林局。经一番勘察,园林局工作人员认为,法桐倒下,是因为土质被雨水浇松,没法再承受树重。
“本来砍伐是要报批的。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允许有关单位将大树先处理了。”碑林区市容园林局绿化科一工作人员说,58号院有一个负责单位,现在园林局特事特办,允许该单位先把大树分解拉走。
对园林局的分析,58号院的居民们表示认可。小区居民杨奶奶说:“你看这水,都能淹人脚背了,土能不松吗?”本报记者 李晖 武敦煌 摄影报道
长安区
瓦房被毁 两口被埋
所幸及时救出已经出院
9月5日晚,西安市长安区大兆街道办赵家湾村一户人家发生垮塌,三间瓦房被毁,两人受伤。
昨日凌晨,记者来到赵家湾村1组赵宏谋家中。据了解,9月5日晚10时50分,64岁的赵宏谋和老伴正在后面瓦房内看电视,儿子带着女儿在瓦房前新盖的屋子里住着,“轰的一声巨响,整个墙都在晃动,我还以为地震了呢!”住在隔壁的赵宏谋的弟弟赵宏武回忆说,他匆忙跑出屋子一看,原来是哥哥家房屋后的土崖垮塌,三间瓦房转瞬间被冲毁,而住在里面的哥哥嫂子也被埋在底下。
闻讯赶来的村民在倒塌的瓦砾堆中寻找了约20分钟,终于将赵宏谋夫妇救出。“俩人被救出时头上全是血,但神志清楚!”参与救援的邻居说,村委会工作人员也闻讯赶到,开车将两人送往医院。
随后记者赶到陕西省建材医院,急诊科大夫介绍,两位老人身体多处擦伤,但伤情并不严重,包扎处理后已回家休息。本报记者 侯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