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安康讯(记者李小刚)汉阴县蒲溪镇15岁少年王晓,因返校复读遭拒后服毒自杀一事经本报报道后,读者网友纷纷猜测其背后的真正原因,有人说是孩子心理素质太脆弱,还有人认为学校存在一定原因。网友“擎天一柱”认为,这与汉阴县职业教育落后有很大关联。汉阴县教育体育局局长胡世宝承认,目前汉阴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就业渠道较窄。
父亲:孩子不愿上职校
“他(王晓)第三次去报名时还问我要了5500元,说他有个同学也是和他一样,原来在县职中上学,看那里没有什么前途,在蒲溪中学交了4000元借读费就可以上了。”王晓父亲王龙群告诉记者,当时他想只要娃能上学,就是借也要把钱筹到。凑到钱后,孩子再次去了学校。“如果早知道这样,就是去安康找学校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啊。”他伤心地告诉记者:“不去学校报名不会有这样的事情,他这学期回家说,在技校根本学不了什么东西,以后毕业了找不到好的工作,所以(我们)才全力以赴支持他复习上高中。”
校长:现在感觉压力很大
蒲溪中学金校长告诉记者,他在9月2日12时许见到了王晓和他姑婆,当时他根据义务教育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解释,他(王晓)当时也没什么过激情绪,所以以为没什么地方做错。金校长坦言,看着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失去,“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基层教龄的工作者,这几天感觉方方面面压力太大。”
业内人士:当地职业教育落后
针对不少群众质疑的是职业教育发展缓慢造成该起事件的原因,记者采访了汉阴县教育体育局局长胡世宝。
胡局长告诉记者,职业教育在陕南地区确实存在基础设施落后、教职员工配备不完善等弊端。“现在我们的职教中心正在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可是特别缺乏‘双师技能’的老师,现在老师只有从原来的学校抽调的文化课老师,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这样就造成就业渠道比较窄。”
此外,胡局长表示,以前只注重学生学习质量,没有进行心理干预相关方面教育,接下来将在全县500人以上初级中学配备心理教育专职老师,同时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当地一位教育界人士坦言,这些年来,职业教育发展缓慢,导致学生看不到以后出路,使得它失去生命力。“你想只给上文化课,一些实践专业连相应的实践器械都没有怎么能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