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向记者反映,村主任在外地做生意期间不愿意把公章交给副主任,而由其年过七旬的父母掌管,是因为这小小的公章决定了村里的大小事务。村民郑大爷告诉记者,村民想在村委会开个证明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有个年轻人想贷款买辆挖掘机,踩破了村主任父母家的门槛也没有开上证明,最后送了牛奶、香烟才盖到了章子。
村民王堂门的妻子告诉记者,他和老伴以及女儿家共修建了200多平方米的房子,把18万元交到了村主任夏剑波手里,村里没有进行过任何公示,也不知道这笔钱的去向和用途。横山镇土管所所长俞小玲的解释是,这是村民自己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收取的,并不是夏剑波本人收取的,这是村民的自治行为。记者随后找到项少晶核实,项少晶说村里没有权力收这笔钱,要交也是交到土管所。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山头村的年轻人基本上都外出打工了,留下的老弱妇孺对村主任一家敢怒不敢言。不少村民全家几口人挤在一间危房里,没有领到过救济款。夏剑波如何能连任两届村主任已经成为一个大大的疑问。
采访期间,记者多次拨打夏剑波的电话,其电话始终关机,并不像俞立峰向记者所说的村民可以随时和夏剑波取得联系。记者在夏剑波父母家门前等候一个早上后,终于见到了夏剑波的父亲,但是夏父拒绝向记者作任何解释,并扬言要砸掉记者的话筒。
【深度链接】专家:“村官空巢”凸显基层权力监管漏洞
针对横山镇山头村出现的“村官空巢”现象,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尹小健认为,“空巢”村委会和公章管理的混乱,反映了当地基层权力监管的明显漏洞。
俞立峰在向记者解释村干部外出赚钱的原因时说,当村干部就要自己先富起来。对此尹小健认为,国家在农村发展政策上提出要选出“双富带头人”,为村民致富树立榜样。但是这不意味着村干部可以违背组织原则,把集体资源为个人所用,夏剑波只顾自己当“包工头”却不带动村民致富,还为村民办事设置种种障碍,这只会让周围的群众认为当村干部是有利可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