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网-华商报讯(记者 郭晓蓉)为改变入学难,西安市将在5年内新建、改扩建标准化幼儿园431所,使得95%的幼儿在学前三年都能入园。同时,根据城市人口分布和医疗资源分布,按照急救半径5公里、应急反应时间10分钟的标准,设置一定数量的医疗急救站。
昨日,西安市政协召开会议,专题协商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文教卫体事业发展及布局。
市政协委员在调研中发现,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与之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略显滞后;义务教育设施基本保持着20年前的布局结构,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矛盾突出,存在入学难、大班额等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西安市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计划。在会议上,西安市政府对相关情况进行了通报。
在文化建设方面,到2015年,将完成区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等建设目标,实现文化场馆全覆盖。依托文化优质艺术资源,打造文艺演出教育培训基地和文艺路演艺一条街,开发西安国际唐人街项目。
在教育方面,到2015年,全市新建、改扩建标准化幼儿园431所,在全市基本形成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的学前教育网络,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同时不断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力争在每个人口超过30万的区县都建设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确保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
在医疗卫生方面,至2015年,在远郊4个区县及城市新区新建8所三级医院,新设6所二级综合医院,增加6所一级综合医院。新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26个,使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根据城市人口分布和医疗资源分布,原则上按照急救半径5公里、应急反应时间10分钟的标准,设置一定数量的医疗急救站。
在体育方面,拟省市联建占地约2000亩的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改造市体育场田径场,建设综合体育馆、游泳跳水馆,在城六区和长安区建设7个全民健身中心,其他6个区县力争达到一场一馆和3个以上有一定规模的健身广场。加快时尚运动休闲文体中心项目、西安市伞塔路综合健身中心项目和市体育场改造项目步伐。
此外,还将每年建设450个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到2015年完成全市3159个行政村健身工程建设,逐步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的覆盖,使百姓一出家门即可就近、就便进行体育锻炼和健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