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广东省人大代表建议:公务员见危不救须开除公职
http://news.hsw.cn    来源: 新快报  2011-10-22 15:00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菲律宾举行变性人选美赛
菲律宾举行变性人选美赛
川大校园宝贝热舞走光
川大校园宝贝热舞走光
·19名游客凤凰古城遭围殴 被枪指头威胁“打死你”
·网帖称郑州一幼儿园老师偷拍孩子如厕 逼男童互吻
·四川泸州5岁幼童被货车来回碾压 拖行10米致死
·永嘉街头广告屏误播黄片数分钟 负责人称黑客所为
·郭美美走红前驾驶玛莎拉蒂被撞 索赔45万元(图)
·世园7大数字:刑事案件0发生 游客满意度89.5%

  昨日,一位代表在会议间隙获知小悦悦离世的消息后,心情沉重,埋头无语。新快报记者 宁彪/摄

  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

  上天终将小悦悦带走了。

  这个不幸的事件折射出哪些深层次社会问题?如何让社会正气成为社会主导价值与力量?昨日,由广东省社工委牵头的“谴责见死不救行为,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主题系列座谈会也已进入第三场,30多名法律专业人士从社会、道德、司法等角度对事件进行了讨论,并提良策。建立救济机制、奖惩机制等声音逐渐清晰。

  “如果将见死不救定罪,奉劝会游泳的人一辈子不要到珠江边,因为不知什么时候有人落水了,如果你不去救就会有牢狱之灾。”

  ———法学研究会会长杨振洪

  “建议规定公务员若见危不救,必须受诸如开除公职的纪律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省人大代表、律师朱列玉

  “可以规定在裁判可能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的时候,适当公开征求公众意见,甚至可以让公众参与。”

  ———佛山中院办公室副主任李军

  反思

  以财富分配两极分化严重以及官员腐败为代表的社会普遍不良现象,营造了不顾诚信、不讲规则、强者通吃的社会心理,社会底层民众缺乏应有的安全感,人人尽力避开各种“麻烦”以求自我保全。

  一味注重经济缺失温情

  陌生人社会缺伦理秩序撞死人比撞伤人赔得少?

  “在经济挂帅的发展模式下,整个社会关系逐渐变成了金钱关系和利益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物质化明显,温情缺失。”广东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庄伟燕在会上如是反思道。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蔡镇顺表示认同,他说:“事实说明,我国经济虽然获得长足的发展,但道德没有同步发展,反而是倒退。”

  “政府应该考虑适当放缓经济增长的步伐,更多地进行文化建设。”广东省人大代表吴青律师还建议道。

  陌生人社会缺伦理秩序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从传统的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熟人社会所遵循的道德规范难以适用于陌生人社会,而规范陌生人之间的市场秩序、道德还没有完全形成,导致社会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成为普遍现象。”广东省法院研究室副主任费汉定分析说,“18路人”之所以见死不救,正是陌生人社会缺乏信任的一个缩影。

  费汉定认为,“冷漠现象”的背后,折射出一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这就是我国由乡村“熟人社会”向都市“陌生人社会”转化中的社会伦理困惑和价值观需重塑。

  撞死人比撞伤人赔得少?

  “目前我们法律规范对此类事件的处理有缺陷:一笔死亡赔偿金和一辈子承担高昂医疗费用比较,就有可能得出一个结论:撞死人比撞伤人赔得少,救下来去医疗或者评定残废后却比撞死人赔偿的多。这种法律设计本身是有问题的。”广东粤通律师事务所主任肖文齐认为,应当从执法、司法、普法上加大对肇事司机见死不救的惩罚成本,有时候甚至是刑事责任的成本。

  而蔡镇顺则提议,应该提高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赔偿限额,“避免撞伤不如撞死的悖论”。

  省公安厅法制处政委陶文辉说:“日本交通肇事死亡是要负终身责任的。”另外,他表示也要提出对于肇事者主动救助的减轻责任。

 [1] [2] 下一页
编辑:李斌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新闻备忘录81期:戴绿领巾真的是种“歧视”?   11-10-21 21:31
·佛山代市长:“小悦悦遭碾压”事件确给佛山抹了黑   11-10-20 16:00
·专家认定遭碾压女童接近脑死亡 医院发病危通知   11-10-20 15:50
·遭碾压女童小悦悦伤情恶化 今将通报最终治疗结果   11-10-20 11:07
·小悦悦爸首次表态接受捐赠 表示完全没有和解可能   11-10-19 19:42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