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GAYWIFE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翻译过来,即同性恋的妻子。在生活中她们自称弱势,在心理上令自己孤独和边缘化。在中国,这个群体的人数已达数百万甚至更多。面对尴尬的婚姻她们该何去何从,她们的人生又该怎样面对社会以及来自自身的双重压力。
促使萧瑶(化名)下定决心离婚是因为自己的伯父突然去世。
“当一个你感觉亲近的人说没就没了时,你可能会有两种想法:一是你开始悲伤,然后一直悲伤下去,二是当你悲伤时同时你也清醒了,如果你不满意自己的生活,你可以重新开始,因为你仍然活着。”
这是2008年4月,萧瑶26岁,结婚不到一年,她发现自己的丈夫是同性恋,正处在“离”与“不离”的痛苦纠葛中,亲人的离世让她开始“想好好活下去。”
几个月后,萧瑶和丈夫阿C(化名)在西安办完离婚,尽管如此,她还是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淡化了自己GAYWIFE(同性恋妻子)这个身份。今年8月,“中国同妻家园”网站开通,注册的上千会员境遇几乎与三年前的萧瑶无异,她们称自己为“同妻”,即同性恋的妻子。
“离不离婚你看着办”
萧瑶这样描述这个鲜为公众所熟知的女性群体。
在婚姻中遭遇性冷漠和忽视,没有温暖的关怀,时时可能面临丈夫“出柜”(丈夫与同性相恋),有些甚至面临家庭暴力和冷暴力。而在婚前,90%以上的男同性恋者会选择隐瞒真相和欺骗。
四年前,萧瑶也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形中走入婚姻。
那是一个看不出有任何征兆的“闪婚”,萧瑶和丈夫阿C从认识到结婚不足半年,阿C的腼腆和矜持在那时的萧瑶看来是一种“绅士”表现。促成“闪婚”更缘于萧瑶头脑里的“浪漫”,她和阿C相识于一趟回家的列车,之后,阿C和家人频频联系萧瑶。萧瑶相信爱情,尽管那时她并不知晓其实阿C的家人原本就知道儿子是个同性恋,他们相信,和异性的婚姻可能改变儿子的性取向。这种想法,即使是在萧瑶结婚刚刚得知阿C的身份之后也曾有过,后来都被验证不可能。
分房睡、总是回避亲密和交流,从结婚的第一天起,萧瑶就觉得丈夫“怪怪的”,直到有一天发现丈夫另外一个QQ上“GAY”(男同性恋者的英文名称)的签名。“那一刹那神情恍惚”,萧瑶说,后来和更多的“同妻”交流,在第一次得知丈夫是同性恋时,“同妻”们几乎都是这样的感觉。精神濒临崩溃的她开始疯狂地在网上了解“GAY”,“难过得要死,才发现在中国这是个不小的群体”,萧瑶说,那时她只想找个平台说说自己的伤心,可是找不到,能看到的都是“GAY”们“并肩作战”的决心,这也是后来萧瑶创建“同妻家园论坛”,直到后来创建“中国同妻家园”网站的最初原因。公布真相比不公布更难受,一开始,丈夫还能面带愧疚地请求萧瑶原谅,渐渐的,丈夫却越发表现出“针扎式的厌烦和敏感”。那时,缺乏心理学常识的萧瑶天真地以为,如果丈夫爱自己就可以改变他的性取向,“而事实上很失望”。
在回忆自己的那段“努力”之后,萧瑶客观地看自己,“以为用正常的人妻之爱可以令他们改变,其实错了,那种关心,在一定意义上会被丈夫理解为是某种交换,他们会表现得很厌烦和敏感。”后来言语冲突变成了暴力,在这段非正常的婚姻里,萧瑶企图“以爱挽救婚姻”的想法彻底失败。“离不离婚你看着办”,这是绝大多数“GAY”在面对“同妻”分手时说的一句话。而萧瑶也正是在这样一种“自由选择”的痛苦中净身出户。
相关新闻:
媒体称中国1600万同性恋娶妻只为生子
在中国,每年有80%的同性恋者走入异性婚姻,男同性恋者的妻子们有一个共同的称谓“同妻”。据调查,“同妻”群体有1600万之众,然而长久以来,她们基于种种原因保持了沉默。日前,在广州一所公寓里,“同性恋亲友会”的会员聚在一起,探讨“同妻”话题。“请同性恋不要选择异性婚姻,任何原因都不能成为一个人伤害另一个人的原因。”亲友会执行主任阿强说。
同性恋男女协议结婚生双胞胎未成
王先生与张女士都是同性恋,为了要个孩子向家里交差,他们登记结婚并约定“合作”生对双胞胎一人一个。不想生育计划没成功,丈夫王先生起诉到法院要求离婚。昨天记者从海淀法院获悉,因张女士分娩不足一年,法院判决驳回王先生的离婚请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