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蔡文清)又到了年终岁尾,随着近年来台历挂历成为礼品,不少细心的人发现:对于中国人非常注重的传统节气,不同版本的台历和日历上的日期却大不同,短的相差一天,长的甚至差两天,为此,专家呼吁:节气日期能否由国家法定,提前一年统一由国家权威部门发布,以杜绝不同版本相互打架的现象。
刚刚过去的“小雪”节气,就让市民犯了糊涂。因不同历书上标注的日期有11月22日和23日两个版本,台历、挂历、网上到底相信谁?
“‘24节气’反映了地球在绕太阳运行轨道上的不同位置,属于阳历范畴。”北京天文馆专家寇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24节气是根据地球和太阳之间的位置算出来的,人们把太阳运行的黄道(360°)分成二十四等分点,以春分点0点为起点,太阳每运行15°称一节气,位于等分点的瞬间就是交节气时刻,如每年太阳到达黄经240°的那个瞬间就是“小雪”节气的准确时刻。
寇文介绍,由于一年的长度是根据太阳的运行定出的,24节气也是用太阳的位置来确定,基本上每一节气在每年中的日期变动不大。地球绕太阳一周称为“回归年”,一个回归年实际长度为365.2422天,历法上的一年长度则为365天,因此每年会多出0.2422天,节气的特定时刻也会每年“顺延”0.2422天。
记者从印刷行业的人士处了解到,一般情况下,挂历上的节气日期要比台历上的相对准确,因为挂历一般用作销售,需要经过申请书号和审稿等环节把关,而台历则一般是由公司或单位自行定制,多用于赠送,质量难免参差不齐。
“国家若能将准确的节气时间提前向社会公布,不就没有现在的混乱局面了吗?”对于人们的这一疑问,专家表示,天文机构完全可以提前计算出节气时间,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是我国权威的天文测算部门,由其负责我国的日历编纂和发布,也是我国惟一的天文历算发布机构,在目前的情况下,市民可以多关注有关天文机构发布的内容,以避免被不同版本的挂历台历忽悠。J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