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某将闫某碎尸后,挖坑将部分肢体埋在院内 本报记者赵彬摄
68岁的退休职工闫某被残忍地杀害分尸,凶手竟是73岁的古稀老人!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行凶动机竟疑似情杀。日前,延安宝塔警方破获了一起杀人碎尸案,73岁的犯罪嫌疑人惠某因涉嫌杀人已被刑拘。
“一个老人残忍杀害另一老人,还是头一次遇见”11月23日,延安市公安局宝塔分局刑警大队南市中队接到一群众报案,称其父闫某去延安探亲,16日从洛川起身后就与家人失去联系。警方调查中,一段监控录像使案情获得重大突破。录像显示,16日下午3时,闫某一人朝着延安石油机械厂家属区方向走去,之后再未见踪影。警方调查得知,闫某的一个远房亲戚惠某就住在该家属区。而在惠某房内,民警发现房间的地面和墙壁上有大量喷溅血迹,惠某本人不知去向。通过DNA比对,现场血迹与闫某完全一致。至此,可确定此案系一起凶杀案,73岁的惠某有重大作案嫌疑。11月24日,警方在延安一旅社将惠某抓获。其交代,16日那天,他以妻子有病为由将闫某骗至住处,将40粒安眠药提前放在蜂蜜水中让闫某喝下,待其昏迷后残忍杀害。办案民警称,一个老人用残忍手段杀害另一老人,还是头一次遇见。
“这三个月来我连觉都睡不着,就想着把他弄死”
究竟是什么深仇大恨,让一个古稀老人对另一个老人痛下杀手?
办案民警介绍,据惠某交代,从1985年起,他怀疑妻子与闫某关系不正常,“他欺负过我老婆”。20多年过去了,时间并没有化解惠某对闫某的积怨,“这三个月以来我连觉都睡不着,就想着把他弄死,我什么时候才能把这仇报了,把这恨解了。”当惠某被抓获后,最初拒不交代藏尸地点,甚至对办案民警说:“我就是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惠某的住所位于半山腰上,有三孔窑洞。记者11月30日来到这处偏僻的院落,只见中间那孔窑洞上残留着已经变黑的斑斑血迹。邻家正在砌墙,主人对记者坦言:“老惠杀人后,我们很害怕,赶紧把院墙砌高些。”一位熟人说:“老惠是我们厂里的退休职工,脾气很倔,人比较古怪。”说到惠某妻子与被害人之间的关系,这位老者说:“这是好多年前的事了,厂子里好多人都知道。他可能受刺激了,这么多年一直想不通。哎!都这么大年纪了!”
预防老年犯罪需有新对策
在解读惠某杀人动机时,办案民警介绍,惠某在工厂并非干部,学历也不高,却有着长期从事诉讼代理人的经历。邻居也说:“老慧不是律师,经常替人打官司。”从警方和邻家的采访中可以证实,惠某懂得一定的法律知识。
据警方分析,惠某之所以选在73岁高龄实施行凶,可能与他替人打官司时听到的一种说法有关:18岁以下、70岁以上不适用死刑。记者就此采访了西安齐信律师事务所师学宁律师,他否认了这一说法,“根据今年颁布的我国宪法修正案(八)第三条之规定,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犯罪嫌疑人目前不满75周岁,而且他实施的杀人碎尸,手段也符合特别残忍的特征。如果惠某真的有这样的动机,说明他并不了解法律。”
惠某目前已被刑拘,案情正在进一步审理中。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惠某平时还算正常,性格谈不上特别自闭,但他妻儿并不在身边,一个人常年住在窑洞内。通过访问多个律师,都对老年人犯罪的特点不甚了解,有的律师也想不明白,究竟是什么心理导致过往的恩怨不能化解,以至于他到了73岁突然动了杀机。看来,研究用新的对策预防老年犯罪,不仅是个法律课题,更是个社会学新课题。
本报记者梁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