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国际博览
外媒:金正日去世将促使中国加大对朝援助力度
http://news.hsw.cn    来源: 新华网  2011-12-20 17:02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美国摄影记者眼中的朝鲜
美国摄影记者眼中的朝鲜
候选亚姐低胸短裙招观众
候选亚姐低胸短裙招观众
·广州两男孩游泳一人溺亡 死者父亲勒死幸存男孩
·初中男生宿舍遭施暴 打火机烫脸被逼跳裸舞(图)
·台湾少年强奸妹妹22次 妹妹顾及亲情为兄长求情
·女环卫工凌晨带孙子扫街 学者:不抱怨值得学习
·贵州一中学被疑使用地沟油 学生怒砸食堂
·安徽留守妇女为赚零花钱与多位村民有染 每次20元

12月19日,北京,朝鲜餐厅服务人员哀悼金正日。

  【韩联社莫斯科12月19日电】朝鲜领导人金正日逝世后,中国领导人向朝鲜发去唁电,表示支持金正恩的领导。唁电说: “我们相信,朝鲜人民必将在金正恩同志领导下,化悲痛为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强盛国家,实现朝鲜半岛的持久和平继续前进。”

  【路透社北京12月19日电】中国国家电视台今天说,中国政府对新领导人金正恩领导下的朝鲜有信心。

  在晚间新闻节目播送的一份声明中中国政府说,它相信与朝鲜的合作将继续下去,还说金正日是“伟大领导者”,是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

  【美联社北京12月19日电】平壤的重要盟友中国今天对金正日的逝世表示了深切哀悼。

  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在一份声明中说,惊悉金正日逝世的消息,中国向朝鲜人民致以“诚挚慰问”。

  马朝旭说,金正日是朝鲜人民的伟大领导者,是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为发展朝鲜社会主义事业,推动中朝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朝鲜非常依赖中国提供的外交支持以及食品与燃料援助。金正日常常访问中国,仅今年就两次来华。

  中国专家说,他们认为中朝两国的关系不会有任何改变。

  【中央社台北12月19日电】北韩领导人金正日突然病故,对东北亚局势投下重大变数。后金正日时代,北京如何发挥对北韩影响力,维持局势稳定,深受各界关注。

  中国大陆对于后金正日时代与北韩的双边关系及东北亚局势发展,在大陆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今天的讲话中,其实已经表达得非常清楚。

  马朝旭说,双方将共同努力,“继续为巩固和发展中朝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为维护朝鲜半岛和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法新社北京12月19日电】中国今日对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分析人士说,金正日的逝世将促使北京加强与平壤的联系,以防止出现不稳。

  不过,韩国的观察人士消除了人们的担忧。位于首尔的智库研究所的白鹤顺(音)说:“我认为,朝鲜的国内政治或外交事务不会立即发生动荡。金正恩时代已经开启。”

  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谢淑丽说,中国将“尽最大可能提供帮助”,北京也许还会加大对朝鲜的援助。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网站12月19日报道】今天早上,朝鲜驻华大使馆降半旗,同时朝鲜的海关当局关闭了丹东的口岸。中国分析家说,在处理朝鲜问题时,北京将继续坚持稳定高于一切的政策。过去两年中,中国采取了有力行动支持它的盟友。

  【中央社台北12月19日电】北韩领导人金正日逝世消息传到大陆后媒体大幅报道。金正日自2000 年访问大陆以来,共七次与官方会谈,最后一次访陆是今年8月顺道访问东北;虽然都是非正式访问,但双方达成了许多共识。

  金正日前两次是应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之邀访问大陆,分别是在2000年5月和2001年1月。双方在会谈中达成的共识包括巩固和发展中朝(北韩)友好关系、继承传统面向未来、不断充实中朝友好合作关系内涵等。

  金正日其余访问都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任内,在去年5月的第五次访问中,胡锦涛具体提出五点加强大陆与北韩合作的建议,双方会谈并触及东北亚地区局势及六方会谈等议题。

编辑:王秋阳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韩国就金正日逝世表示哀悼 将不向朝鲜派吊唁团   11-12-20 15:42
·韩国政府为是否对金正日逝世表示哀悼左右为难   11-12-19 21:10
·记者平壤街头目击:部分商铺停业 警察含泪执勤   11-12-19 21:10
·梅德韦杰夫就金正日去世向金正恩致慰问电   11-12-19 21:10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