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赵静)12月23日上午,我省首次氮氧化物排污权竞买交易会在西安鸣锣开市。经过30分钟的激烈竞拍,380吨氮氧化物的排放权最终被5家单位获得,总成交额160.8万元人民币。据介绍,这也是我国首个进行氮氧化物排污权竞买交易的尝试。同时也是陕西继2010年在渭河流域实行上下游污染补偿制度、拍卖二氧化硫排放权之后,再次推出一项以经济手段加快污染防治的环境管理制度。
我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及交易试点工作于2010年6月正式启动,至此,我省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排污权都不再免费获得,而是要通过排污权交易获得排污指标。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五次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共交易二氧化硫16233吨、交易金融8756万元。今年7月底,财政部、环保部将我省列为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及交易试点省份,要求我省交易试点工作以二氧化硫为基础,逐步扩大到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并制定相关政策。
在昨日进行的首次氮氧化物排污权竞买活动中,参与竞拍的企业中,陕西比迪欧化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共竞得380吨氮氧化物的排放权,总成交额160.8万元。起拍价为6000元/吨,最高成交价7800元/吨。有关人士透露,所有企业在竞拍以前,省环保厅都仔细核查过企业的资质,看它们是否真的有新项目,所需排污量是否是最低水平等等。竞拍成功、企业投产后,他们还会对企业进行核查,排污权买少了的要继续购买,买多了的要退回来进行再次交易。而交易价格,则考虑到了企业的承受能力,是比较适中的。
陕西省环保厅厅长何发理表示,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家将纳入总量控制的污染物指标由两项增加到四项,分别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十二五”期间我省氮氧化物污染物削减任务是在2010年76.58万吨的基础上削减9.9%。我省氮氧化物上半年不降反升,减排形势十分严峻,很多新建项目已经没有环境资源可分配。开展氮氧化物排污权交易,将提高新建企业行业准入门槛,利用倒逼机制,遏制新建项目对排污指标无节制的需求,优化产业结构。同时也能调动企业治污的积极性,促使企业从被动减排化为主动减排,从而达到控制污染总量的目的。
|